-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尿素相对分子质量 了解凝固点降低法测定分子量的原理及方法,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液体凝固点的测定方法---过冷法 学习电子精密天平的操作 问题:非电解质稀溶液具有哪些依数性? 溶液依数性成立的条件 溶液的浓度低 溶质在溶液中的数量不发生变化 溶质不挥发(物质不具挥发性) 溶质不离解(非电解质) 不聚合(分子间不发生反应) 不沉淀(水中溶解性好) 稀溶液的凝固点下降值△Tf与溶液质量摩尔浓度m的关系为: 若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质量m1和m2的单位取g,kf的单位取k·kg·mol-1,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取g·mol-1 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公式为 凝固点(熔点)测定方法 测定固体熔点的方法有毛细管法、广口小管法、膨胀法等(一般常用毛细管法) 测定液体凝固点常用过冷法 过冷法的原理 电子精密天平的操作步骤 预热10-20min 调水平:通过调节底座水平支脚,使水平仪中的气泡处于中心位置 校准(本实验电子天平已校准) 称量(增量法、间量法) 读数:要求在空气没有对流的情况下进行读取稳定的读数 实验步骤 精确称取1.4~1.7g 尿素(精确至万分之一克)于洁净干燥的大试管中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50.00mL纯水,放入盛有尿素的大试管中,搅拌使尿素完全溶解 安装好仪器装置(无套管):注意搅拌器(上下搅拌)的位置,不要将温度计损坏 均匀地搅动大试管内的溶液,待大试管中出现冰屑,且温度略有回升,读取温度低点和回升的高点(最高点作为凝固点) 取出大试管,用流水冲洗管外壁,使管内冰屑完全融化,用此溶液重复操作2次 取温度的平均值(三次温度不得相差0.05℃),即为溶液的凝固点 测定纯水的凝固点(方法同上) 数据记录和处理 本实验中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过冷法测定凝固点时,温度回升持续的时间很短(10s左右),观察时应仔细 过冷程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若过冷太厉害,凝固热抵偿不了散热,此时温度不能回升到凝固点,在温度低于凝固点时完全凝固,就得不到正确的凝固点 控制好过冷程度是本实验成败的关键 一方面,要求制冷环境比体系的温度不能太低,一般低2~3℃ 另一方面,搅拌的均匀与否也会影响到过冷程度,每次测定应按要求的速度搅拌,并且测溶剂与溶液凝固点时搅拌条件要完全一致,特别是当温度降至近似凝固点时,要快速搅拌使之均匀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时,一般均采用增量法称取,什么情况下采用减量法? 如果称量的对象为易吸潮、易氧化、或易吸收CO2的粉末样品时,常需采用减量法 如果使用不干燥的容器(如烧杯、锥形瓶等)称取样品时,为了节省烘干仪器的时间,常常也采用减量法 * 实验目的 纯溶剂的凝固点 溶液的凝固点 kf---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只与溶剂的性质有关。如kf(H2O)=1.86k·kg·mol-1 实验原理 纯溶剂 溶液 固体的称量 台秤:粗略量取 分析天平:准确量取 基本操作 称量瓶为带有磨口塞的小玻璃瓶,是用来精确称量试样或基准物的容器 使用称量瓶时,应该用洁净的纸条将其套住,再用手捏住纸条 开启和关闭干燥器时,用左手扶住干燥器身,右手握盖的圆把手平推盖,取下的盖子应盖里朝上、盖沿在外放在实验台上,可防止其滚落在地 灼热的物体放入干燥器前,应先在空气中冷却30~60s 增量法 减量法 冰盐浴装置 大烧杯底铺上一层冰 装好搅拌器、温度计的大试管放于烧杯中心位置 一层冰一层盐铺加 保证每次测定大试管所处位置相同 相对误差/%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理论值)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实测值) 水的Kf △Tf/℃ 平均值 三次测定值 溶液的凝固点tf/℃ 平均值 三次测定值 水的凝固点 tf0/℃ 水的取量/mL 尿素的质量/g 室温/℃ 思考题1 思考题2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