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悲伤辅导与自杀防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少年悲傷輔導 與自殺防治 林綺雲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教授(創所所長) 全世界亞洲區自殺最嚴重 前言 失落 悲傷反應 自殺 失落的悲傷反應 〈一〉失落的定義 〈二〉悲傷反應 1.K-Ross階段理論: 否認、討價還價、憤怒、沮喪、 接受 2.正常〈單純〉與異常 〈複 雜〉的悲傷反應 失落 (一)從有到無 自我因‵有′而豐富完整 失落又使自我失去完整性 (二)從無到無 一個空洞沒有養分或遭受扭曲 的自我出現經營挫敗或失望型 失落 K-Ross階段理論 震驚否認:如逛醫院 三、正常〈單純〉悲傷反應 四、異常〈複雜〉的悲傷反應 延宕型悲傷:被禁止, 壓抑或延後的悲傷 偽裝型悲傷:以生理症狀或偏差行為偽裝悲傷 慢性化悲傷:時間很長, 永未達到滿意結果的悲傷 誇大的悲傷:悲傷反應過度而影響正常生活, 如酗酒, 精神疾病, 創傷症候群 五、異常悲傷的原因 1.與逝者的關係—愛恨交織(衝突)、高度依賴等。 2.失落發生的情境—不確定的失落、多重失落、自殺等。 3.過去的經驗—憂鬱症、壓抑模式等。 4.人格因素—自我概念、抗壓性、性別、排行、年齡等。 5.社會因素—文化、種族、宗教等阻礙悲傷。 六、悲傷輔導:引發正常的悲傷 悲傷輔導的四項任務( Worden? 1991) (一) 接受失落的事實(現實感) (二) 經驗悲傷的痛苦(feel the feeling) (三) 適應(逝者不存在的)新環境 (四) 重新建立其它或新關係 七、未解決之悲傷的幾個線索 1.有新的悲傷時會論及舊悲傷 2.相當小的失落也會引起緊密的悲傷反應 3.在其它事件中出現失落的議題 4.生活方式有徹底的改變,如拒絕親密的朋友 5.顯示出臨床上憂鬱的現象,尤其是罪惡感、低 自尊或出現敵意 6.逐漸出現自我毀滅的行為 7.會強迫性地模仿死者 8.個案尚未移開死者的物品 與死有關的病 9.個案發展出與死者類似的病徵或懷疑害怕得到 自殺的定義 想死 殺自己 死了 死亡者明知其直接或間接之行為會帶來死亡結果者 他們為何想死? 從憂鬱到自殺 憂鬱的徵兆 自殺的徵兆 從憂鬱到自殺 憂鬱狀態中的人所感受到的情境是: (一)一切事情都是一團糟:核心事件與 邊緣事件糾結成團 (二)心理上的痛苦:墜入痛苦的深淵, 無以自拔 (三)失控感:自覺無法掌控事件與自己 (四)無人支持或協助:自覺孤獨與不被 重視 憂鬱的癥兆 1.缺乏興趣 8.有悲傷、無助或擔憂的感覺 2.食慾變化 9.無法專心或集中注意力 3.睡眠模式的變化 10.不正常的想法??? 4.缺乏活力 11.具侵犯性或負面的行為 ?? 5.過分的苛責某人 12.經常坐立不安??? 6.對自我有負面的想法 13.身體病痛或抱怨的增加 ? 7.學校表現變差?? 14.注意力很差 ? (Shamoo&Patros,1997) 面對自殺者發出的求救訊號 ?????? 1.憂鬱??????? 2. 威脅要自殺??????? 3.先前的自殺企圖????? 4.無望或無助的感覺??????? 5.談論自殺或令人絕望的事、專注於死亡想法 ?????? 6.感到焦慮或緊張????? 7.從家人或朋友退縮回自己?????? 8.暴力或無法控制的行為?????? 9.藥物或酒精濫用???? 10.送走有價值的財產或是作最後的安排 11.突然的行為改變 面對自殺者發出的求救訊號 1.離家 2.學校出席的突然改變 3.學校表現的改變 4.厭煩 5.無法專注 6.覺得自己沒有用 7.抱怨身體狀況 8.睡眠模式改變 9.親近或是熟悉的人在最近自殺 10.飲食習慣改變 11.在消沉一段時間之後,突然的或沒有預警的亢奮、騷動行為 自殺語言 1間接的陳述 「他們

文档评论(0)

喵咪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