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三焦辨证师大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部分三焦辨证师大庆

第六章 三焦辨证 主讲:师大庆 学习要求 掌握三焦辨证的概念及三焦辨证的本质以及上焦病、中焦病、下焦病的常见证型。 一、三焦辨证的源流 ㈠ 三焦的概念 1、部位三焦 对人体腹腔脏器分部定位的特定名称。 《灵枢·营卫生会》: “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入膀胱而渗入焉。 2、脏腑三焦: 上焦如雾 《灵枢·决气》: 中焦“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灵枢·营卫生会》∶ “水谷者,尝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三焦主持人体的气化功能,是水谷精微敷布运化和糟粕排泄的通道。 (二) 三焦辨证的本质 借三焦之名来说明温病病位、传变并指导临床治疗的方法。 1、定病位: 2、辨传变: 《温病条辨》: “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 温病传变的一般规律: 三焦病变传变规律并非固定不变。 三焦病变难以截然分开。 上中焦同病----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证。 中下焦同病----阳明热盛,引动肝风证。 顺传、逆传的概念: 顺传----上焦手太阴肺中焦 足阳明胃。 逆传----上焦手太阴肺上焦 手厥阴心包。 3、定治法: 第二节 上焦病辨证 掌握邪热壅肺证、肺热发疹证、湿热阻肺证、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证的辨治。 一、邪热壅肺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辨证要点 治则方药: 清热宣肺平喘 麻杏石甘汤 临床运用: 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二、肺热发疹证 (一)临床表现 (二)治则方药: 宣肺泄热,凉营透疹 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 (三)临床运用:  出疹性疾病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冬春季多见 6m-5岁 缺乏周期性,流行强度减弱 年龄后移 轻型多,不典型多 临床表现  1.前驱期(3-4天) 发热 粘膜卡他症状:呼吸道、眼结膜(畏光流泪) 麻疹粘膜斑——早期诊断 2.出疹期(持续3-5天) 时间:发热3-4d 顺序:耳后发际 前额面 颈 躯干  四肢 手掌足底 形态:充血性斑丘疹     疹间皮肤正常 伴随症状:全身毒血症状加重  3.恢复期(1-2周) 热度降低 症状减轻 皮疹先出先退 色素沉着、脱屑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LC相对 病原学检查:分泌物,血尿行病毒分离 血清学检查:抗体效价4倍增高 三、湿热阻肺证 (一)病因病机: 湿热病邪 (二)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身热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咳嗽,咽痛,苔白腻,脉濡缓等。 (三)治则方药: 芳香宣化,化湿清热。 代表方:三仁汤 。 (四)鉴别 四、痰热阻肺,腑有热结 肺热腑实证 (一)病位 肺腑同病 “腑”--大肠 肺与大肠关系  (二)证候与病机: 邪热壅肺 肺失宣降   痰   (三)治则: 宣肺化痰,泄热攻下 “脏腑合治之法”    --《温病条辨》 (四)方药 宣白承气汤   宣白--“白”在五行中应“肺”,故“宣白”实乃“宣肺”之意。   承气--“顺承胃气”之意。 “以杏仁、石膏宣肺气之痹,以大黄逐肠胃之结,此脏腑合治法也。”   (《温病条辨?中焦篇》) (五)临床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伴腑气不通者。 注意加减。 (六)病案举例 李某,女,58岁,以头痛、头晕2天为主诉收住入院,入院后诊断为高血压,经积极治疗症状明显缓解。然近日患者自诉间有咳嗽,初未重视,因其病室门窗紧闭,且放有亲友探视所赠之花蓝数个,故嘱其开窗通风。次日病人诉仍有咳嗽,并伴有黄痰,诊视见其舌苔黄厚,根部稍腻,其女儿诉近日也未曾大便,于是予宣白承气汤二剂,尽剂而愈。 五、上焦温病的辨证规律 上焦病证主要是指位于上焦的肺和心(包)的病变。因此应特别注意肺和心(包)的定位性症状。 (一)手太阴肺病证 (二)手厥阴心包病证 (三)上焦温病的转归 第三节 中焦病辨证 学习要求: 掌握阴液亏损,阳明热结证、肺热移肠证、湿热中阻,湿重热轻证、热重湿轻证、湿热积滞,郁结肠道证的辨治。  一、阳明热炽证 本证临床表现可参考: 第四章六经辨证----阳明病之“阳明邪热”证; 第五章卫气营血辨证----气分证之“阳明热盛”证。   人之阴气,依胃为养,热邪内灼,胃液干沽,阴气复有

文档评论(0)

盼储储tim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