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微波木材干燥 微波通讯 医用X光机 工业X光探伤机 核反应堆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日本福岛核电站 辐射防护服 放射源容器安装防护罩 放射性废物储存罐 3.生物因素 病毒 细菌 真菌 (二) 劳动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 职业紧张因素 ①劳动组织不合理 ②人际关系和组织关系不协调 ③不良的工作条件等 职业紧张因素是导致常见疾病发病率增高、工伤事故发生率增高及“过劳死”发生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工效学涉及劳动者、机器设备和工作环境三者之间彼此协调配合的关系。劳动工具与机器设备的设计和选用、劳动组织与布局、仪器操作等均应符合工效学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尽可能适合人体解剖和生理作用特点。否则可能导致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对机体造成损伤。 工效学有关的因素 (三) 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 厂房建筑布局不合理 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一)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条件 二、 职业性损害 劳动者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不一定都会发生职业性损害。职业性损害是否发生还取决于以下条件和因素 : 1. 作用条件: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剂量 2. 影响因素:环境因素、个体易感性、行为生活方式。 (二) 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 工作有关疾病 (work-related disease) 职业性外伤 (occupational injury) 1. 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所引起的特定疾病。 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是指政府行政部门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 (1)职业病的范围 我国目前法定职业病包括10大类115种: ① 尘肺 13 ②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1 ③ 职业中毒 56 ④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 ⑤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3 ⑥ 职业性皮肤病 8 ⑦ 职业性眼病 3 ⑧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3 ⑨ 职业性肿瘤 8 ⑩ 其他职业病 5 (2)职业病的特点 病因明确 病因多可定量检测,接触有害因素的水平与发病率及病损程度有明确的接触(剂量)-反应 (效应)关系 在接触同样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业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人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例 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预后较好 ⑤ 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发现愈晚,疗效愈差 (3)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 职业病的诊断必须根据国家颁布的职业病诊断标准及有关规定进行诊断。 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并由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进行集体诊断。作出诊断后必须向当事人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并按规定向所在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 诊断依据 1)病人的职业史及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情况 3)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4)非职业因素疾病的鉴别诊断 处理 1)对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 2)落实职业病患者应享有的各种待遇 2. 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 disease) 又称职业性多发病,是由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疾病的病情加重等,这些疾病统称为工作有关疾病。 (1)工作有关疾病的特点 ① 病因往往是多因素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是该 病发病的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 ② 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影响,促使潜在疾病暴 露或病情加重 ③ 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改善工作环境,可减 少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 ④ 不属于法定职业病 (2)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 ① 肺部疾病: 慢支、肺气肿 ② 骨骼及软组织损伤:腰背痛、肩颈痛 ③心血管疾病: 二硫化碳和一氧化碳导致的 冠心病 ④ 生殖功能紊乱: 铅、汞和二硫化碳导致的早产和流产 ⑤ 消化道疾病: 消化不良、溃疡 职业特征(occupational stigma) 有些作用轻微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虽然 有时不致于引起病理损害,但可引起一些体 表改变,如胼胝、皮肤色素增加等,这些改 变尚在生理范围之内,故可视为机体的一种 代偿性或适应性变化,称为职业特征。 3. 职业性外伤(occupational injury) 又称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 三、 职业性的预防与控制 职业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