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富水注浆快速堵水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格式文档 PAGE 专业整理 富水隧道注浆快速堵水技术 张 胜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 摘 要:兰武铁路二线乌鞘岭隧道6号斜井工区隧道地质复杂,以三叠系砂岩为主,地下水发育,与地表连通性好,隧道位于地表严重缺水的甘肃武威境内,为保护地表水环境,在隧道设计中采取了“以堵为主,排为辅”的全方位注浆堵水,对以往隧道地下水“以排为主”的设计原则是一种理念的革新,对今后类似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环境保护 注浆堵水 一、工程水文地质情况、地表环境及用水条件 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乌鞘岭特长隧道位于兰新铁路兰州~武威南段增建第二线打柴沟车站与龙沟车站之间。设计为两座单线隧道,长20050米,隧道出口段线路位于半径为1200m的曲线上,除左、右线缓和曲线伸入隧道127.29m及68.84m外,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线间距为40m;两座隧道线路纵坡相同,主要为11‰的单面下坡,右线隧道较左线隧道高0.56~0.73m。 6号斜井井口位于芨芨沟上游右岸斜坡地带,沟谷较开阔,常年无水,在雨季有少量流水。斜井长2135.38m,平均坡度11.8%;根据乌鞘岭建指任务划分,担负正洞左线平导700m及F4断层的施工任务,最终完成左线平导及扩挖2513m,右线600m施工任务。 斜井口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碎石土,稍密、稍湿,Ⅲ级硬土,б0 = 400kPa,Ⅴ级围岩,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上统的砂岩夹页岩,为洞身穿过的主要地层,砂岩为主,夹页岩及薄层煤,Ⅳ级软石~Ⅴ级的次坚石,б0= 800kPa,Ⅲ级~Ⅴ级围岩。弱富水区,设计水量1520m3/d。 正洞平导洞身通过三叠系上统砂岩夹页岩及薄层煤,砂岩为主。岩体受地质构造影响较严重,节理很发育~发育,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呈层状、块石碎石状~块状结构。Ⅳ级软石~Ⅴ级次坚石,Ⅲ级、Ⅳ级围岩。 该段为基岩裂隙弱富水段,岩体原生层理发育,构造及风化节理裂隙,地下水储存于原生层理、构造及风化节理裂隙中。6号斜井管区隧道埋深约700米,正常涌水量2894.92 m3/d,最大涌水量3338.02 m3/d,不同岩性接触带及断层带边缘发生过突水。 F4断层,在DK170 + 300~+ 750段穿过隧道,断带宽200~500m,隧道通过长度450m,断带物质为碎裂岩和断层泥砾,岩体破碎,呈碎石角砾状结构,Ⅳ级软石,Ⅴ~Ⅵ级围岩。 断带为中等富水段,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并含有丰富的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高山融雪及上游地下水的补给。正常涌水量1327.36 m3/d,最大涌水量达到2654.72 m3/d,曾经发生突水,最大突水量达到7800m3/d 。 2.地表环境及用水条件 地表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地表干严重缺水,仅靠少量大气降水、高山雪融水的补给,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虽然为草原牧区,但几乎不见绿草和树木,一直有“5cm深就是草原,20cm高就是森林”这一说法,由此可见水资源的严重匮乏。 如果由于本隧道施工造成地表水泄漏,将更严重影响地表牧民的放牧、生活,造成地表植被的干枯,破坏生态平衡。由于地表本来就位于严重缺水地区,一旦发生泄漏水事件,将严重影响社会安定、造成社会不稳定。 因此,采取措施保护周边水环境是本隧道设计施工的关键所在。 二、地下水设计施工处理原则及主要标准的确定 1、地下水处理原则 为防止地下水由于隧道施工引起资源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本隧道地下水处理原则为:“施工掘进期间堵排结合、限量排放,在经过堵水、抽水后使掌子面的水不影响正洞的掘进;超前帷幕注浆超前局部预注浆钻注浆孔,加工花管钻注浆孔,加工花管 超前帷幕注浆 超前局部预注浆 钻注浆孔,加工花管 钻注浆孔,加工花管 注 浆 注 浆 注浆效果评价 达到注浆效果 未达到注浆效果 开 挖 超前二次补注浆 开挖后效果评价 达到注浆效果 未达到注浆效果 初期支护 后注浆 防排水系统 衬 砌 后注浆效果评判 未达到注浆效果 注浆设计 超前预报及超前探测 不满足超前注浆条件 总出水量严重破碎带〉0.4L/min ,一般地段 〉0.2L/min 总出水量严重破碎带〈0.4L/min ,一般地段 〈0.2L/min,但某一处涌水〉10L/min 浆液配合比选定 2、地下水处理达到的设计标准 众所周知,在隧道施工中,无论采取何种堵水措施,都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由于《铁路隧道设计规范》没有允许排放量的规定,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根据乌鞘岭隧道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环境,建设指挥部和设计院请教了众多隧道专家后确定了隧道堵水的标准如下:全段注浆结束标准检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