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排程与生产作业管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六章 生產排程與生產作業管制 16.1 生產排程與生產作業管制範圍 16.2 批量生產的排程 16.3 零工式生產的排程 16.4 最佳化生產技術 16.5 生產作業管制 16.6 服務業的排程決策 生產排程與生產作業控制,主要目的是在使生產計劃作業與實際作業能相配合,亦即將MPS(主生產排程)、MRP(物料需求計畫)所產生的規劃結果加以落實執行。 而在生產作業管制中,主要內容包括生產活動管制與生產進度管制。 16.1 生產排程與生產作業控制範圍 16.1.1 生產排程之定義與範圍 生產排程乃是一種資源分配以完成特定作業的決策,其開始於產能規劃(包括人力、設施與設備之規劃與選擇)及總體生產規劃(包括設備使用,人力分配,存貨與外包的利用),再經由總體生產規劃的分解,以發展出主生產排程,最後將主生產排程依產能決策轉換成細部排程計劃與短期的人力,物料與機器設備的指派與分配。 16.1.2 生產作業控制 生產作業的控制主要是想使計劃作業與實際作業能相配合,其主要活動包括生產活動管制與生產進度控制。 16.2 批量生產的排程 批量生產排程的決策方式有二: 批量的EOQ模式 資源耗竭法(run-out method)。 批量的EOQ模式:乃是用來決定某一產品的最佳生產批量。 例題16.1 資源耗竭法可解決同一生產線許多產品之批量,其排程步驟: 例題16.2 先將現有存貨或在製造中產品及需求預測轉換成對應的組裝時間 16.3 零工式生產的排程 1/2 零工式生產之排程決策程序 零工式生產的排程 2/2 16.3.1 加工中心的工作負荷安排 16.3.2 加工中心內的工作順序安排 16.3.3 單機排程 16.3.4 流程型工廠之二機排程 所謂加工中心的工作負荷安排,通常是指如何將各種不同的訂單,分配到各個不同的加工中心,一旦各加工中心的分配決定後,接下來便可決定各加工中心的訂單處理作業次序。 而加工中心之工作負荷安排,主要是讓決策人員了解各時段中產能利用的情形,並據以做為不同加工中心協調之參考。說明如圖16.2(由後向前排程法)至16.3(甘特圖)與例題16.3(指派法)。 例題16.3 最佳的指派方式為1→#3,2→#1,3→#2 總成本為1200+500+1000=2700 16.3.2 加工中心內的工作順序安排 1/3 分派工作先後順序規則: 先到先服務(first-come first-served, FCFS) 最短處理時間(shortest processing time, SPT) 最早到期日(earlist due date, EDD) 最長處理時間(longest processing time, LPT) 最小剩餘時間(LWR) 最少作業數(FOR) 加工中心內的工作順序安排 2/3 寬裕時間(ST) 寬裕時間對剩餘未完成作業個數之比值(S/RW) 關鍵比率(critical ratio, CR) 最低更換成本 客戶關係(PCO) 加工中心內的工作順序安排 3/3 工作順序規則之評估準則 平均流程時間(average flow time) 平均延遲時間(average job lateness) 系統內平均工作個數(average jobs in the system) 最大延遲時間(maximum time of job lateness) 延遲工作個數(numbers of job lateness) 更換成本(changeovers cost) 16.3.3 單機排程例題16.4 先到先服務法則(FCFS)(目前使用) 最短處理時間(SPT)法則 最長處理時間(LPT)法則 關鍵比率(CR)法則 平均流程時間評估準則 平均延遲時間評估準則 平均工作個數評估準則 延遲工作個數評估準則 Johnson’s Rule 之步驟如下: 步驟一: 由所有的工作中(無論是在任何工作中心)找出最短的處理時間。 步驟二: 如果最短的處理時間落在第1個工作中心,則將所對應的工作排在第一;但如在第2個工作中心則將對應的工作排在最後。 步驟三: 將已指派的工作刪除,並重覆步驟一、二及三直到所有的工作均被分配為止。 Jackson‘s Rule步驟: 步驟一:將工作列出並分成 (1→2)、(2→1)、(1)、(2)。 步驟二:將經過兩個加工中心的工作依Johnson‘s Rule安排加工順序。 步驟三:第1與第2加工中心可依下列順序予以安排;第1加工中心為 (1→2)、(1)、(2→1); 第2加工中心為 (2→1)、(2)、(1→2)。 例題16.7 其甘特圖示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