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药药剂学期末重点.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型:名解:5×2‵=10 填空20×0.5‵=10 单选20×1‵=20 简答题7×5‵=35 处方分析题10 计算题15‵(9+6) 考试时间:2016年1月9日 上午9:00-11:00 教室2404 临近毕业的一场考试,祝大家过过过! 名解: 1.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2. 药物与药品:凡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与药品。药品一般是指原料药经过加工制成的可直接应用的成品。 3.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4. 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制剂标准》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称为制剂。 5. 调剂:按照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配制,注明用法用量的药剂调配操作。 6.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所有致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全部杀灭的技术; 7. 除菌:是利用过滤介质或静电法将杂菌予以捕集、截留的技术。 8. 防腐(抑菌):是指用低温或化学方法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技术; 9.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的技术。 10. 等渗溶液:是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概念。 11. 等张溶液:是指渗透压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属于生物学概念。 12. 各种剂型的含义 第一章 1、药物剂型分类 (1)将剂型分为固体(如散剂、颗粒剂、丸剂、片剂、胶囊剂)、半固体(如糊剂、软膏)、液体(如汤剂、合剂、酒剂、注射剂、糖浆剂等)和气体(如气雾剂)等类型。 (2)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类型剂(如溶液剂)、胶体溶液类剂型(如胶浆剂)、乳状液类剂型(如乳剂)、混悬液类剂型(如混悬剂)、气体剂型(气雾剂)、固体剂型(丸剂、散剂、片剂)。 2、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撰,并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3、《中国药典》总共9版。组成是:①凡例;② 正文;③ 附录; ④索引。 现行药典2010年版,分为三部,(即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抗生素、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4、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二、根据药物性质选择;三、根据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第三章 1、洁净度级别:100级、1万级、10万级、30万级 2、物理灭菌方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微波灭菌法、辐射灭菌法。 化学灭菌方法:气体灭菌法(环氧乙烷、甲醛、臭氧)、浸泡与表面消毒法 (一)干热灭菌法 (1)火焰灭菌法:适宜于不易被火焰损伤的瓷器、玻璃和金属制品。 (2)干热空气灭菌法: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金属制品以及不允许湿气穿透的油脂类材料和耐高温的粉末材料。不适合于大部分药品及橡胶、塑料制品。160~170℃,120min以上,170~180℃ 60min以上或250℃45min以上。 (二)湿热灭菌法 (1)热压灭菌法:是公认的最可靠的湿热灭菌方法,凡能耐热压灭菌的药物制剂均可。115℃ 67kPa 30min, 121℃ 97kPa 20min, 126℃ 139kPa 15min. (2)流通蒸汽灭菌法和煮沸灭菌法:适用于不耐高热的药品和1—2ml注射剂均可采用。 (3)低温间接灭菌法:适用于必须用加热灭菌法灭菌但又不耐较高温度的药品。 (三)射线灭菌法 ①辐射灭菌法:以放射性同位素()放射的r射线灭菌方法。 ②紫外线灭菌:紫外线灭菌波长:200—300nm,灭菌力最强的是254的紫外线,可作用于核酸蛋白,促使其变性;广泛用于空气灭菌与表面灭菌。 3、常用的防腐剂:苯甲酸与苯甲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类)、山梨酸、乙醇、酚类及其衍生物、季铵盐类、脱水醋酸。 第四章 中药制剂原料的特点 1. 来源的多样性2.成分、性味、功效的多样性3.质量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中药制剂原料的分类 (一) 中药饮片(二)植物油脂(三)中药提取物1.总提取物2.有效成分3.有效成分 中药制剂辅料的特点 1.“来自天然,药辅合一” 2.“药引” 第五章 粉碎、混合、筛析 1、粉碎的目的: ①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的溶解与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②便于调剂和服用;③加速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④为制备多种剂型奠定基础;⑤有利于药物的干燥和贮存。 2、粉碎的方法: (一)干法粉碎:(一般药物均采用干法粉碎) (1)单独粉碎:将一味中药单独粉碎,便于应用于各种复方制剂中。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