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菏泽市2019届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测试(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docVIP

山东省烟台市、菏泽市2019届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测试(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年高考适应性练习(一) 文综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 A. 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 B. 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 C. 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 D. 加速王权与族权的分离 【答案】C 【解析】 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表明对宗法的遵从,故A项错误;“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没有涉及到礼乐制度,故B项错误;“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有利于形成对华夏祖先的认同,故C项正确;“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没有涉及王权与族权的分离和冲突,故D项错误。 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 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 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2.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知推知 出处 记述 《田令》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诗补逸》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唐大诏令集》 “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全唐文》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 A. 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 B. 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 C. 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D.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材料中出现了大量侵占农民土地及土地买卖兼并的现象,故D项理解 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到法律的认可问题,排除A; B项取代一词有误,排除; 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是否有变化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C项。 3.宋度宗( 1240-1274年)时,有臣僚谏言:“政事由中书则治,反之则乱,天下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这表现了当时士大夫 A. 对君权合法性的质疑 B. 挑战君权至上的传统 C. 约束君权的治世精神 D. 共治天下的民主意识 【答案】C 【解析】 根据“政事由中书则治,反之则乱,天下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可知,巨僚主张政事应通过中书省,不能皇帝一人私自决策,体现约束君权的治世精神,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政事决策应通过中书省,没有涉及君权合法性、挑战君权至上,排除AB;材料反映的是限制君主权力,无法体现共治天下的民主意识,排除D。 4.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该现象 A. 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说明了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 C. 表明了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D.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艰难 【答案】D 【解析】 根据“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表明商人和官僚把他们的财富主要用来购买土地,而不是用来扩大再生产,这造成资本主义发展缺乏资本,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绅衿商贾拥有大量田产,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无关,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排除B;鸦片战争后,我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判断得出商人和官僚把财富主要用于买田置地上,使资本主义发展缺乏资本积累。 5.下表为中国某时段银钱比价 年份 1804 1809 1814 1820 1825 1830 1835 1840 银一两合铜钱数 919.9 1065.4 1101.9 1226.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xiqiaohudi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