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藤野先生送给鲁迅的照片 藤野先生与两个儿子合影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正门 鲁迅上过课的阶梯教室 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1、P12“读一读,写一写”字词 绯( )红 标致 落第 不逊( ) 诘( )责 托辞 油光可鉴( ) 抑扬顿挫( ) 深恶( )痛疾 发髻( ) 2、注解中的其它字词: 客死 芦荟( ) 掌故 匿( )名 凄然 小而言之 正人君子 “在东京”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志极了。 说文解字 监 jiàn 〈名〉 1、会意。皿目卩会意。象人跪在盆边往水里看自己的影子。是“鉴”的本字 2、 古镜。也作“鉴” 在东京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三、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的大事,他在多篇回忆性散文中曾经谈到过这段经历。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知道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吗?从鲁迅的人生选择中你想到了什么? 原因:(1)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其直接原因是他厌恶东京的学习环境,厌恶清国留学生的浑浑噩噩,厌烦他们把环境搞得乌烟瘴气,去仙台学医是为了“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2)离开仙台弃医从文:在仙台学医期间发生的匿名信事件与看电影事件,让鲁迅的思想产生了变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所以弃医从文了。 启示:略 四、从下边两题中,选做一题。 1.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2.对于自己的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 1、品味课文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找出下列句子中明似褒义实为贬义的词语,并体会所表达的讽剌意味。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原是“漂亮”之意,这时是反语,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讽刺一些在日本东京的“清国留学生”不务正业,注重容貌打扮的丑态。 1、品味课文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找出下列句子中明似褒义实为贬义的词语,并体会所表达的讽剌意味。 (2)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精通时事——他们“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讽刺了一些“清国留学生”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生活丑态。 1、品味课文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找出下列句子中明似褒义实为贬义的词语,并体会所表达的讽剌意味。 (3)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爱国青年——是指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称他们为“爱国青年”,有讽刺意味。 1、品味课文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找出下列句子中明似褒义实为贬义的词语,并体会所表达的讽剌意味。 (4)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正人君子——这是反语,用来讽刺那些为军阀正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人。 主题探究 1、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