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1 新闻与传播
JOURNALISMCOMMUNICATION
①
宋代邸报 读者特点及其影响
魏海岩 徐一铭 云浩桐
【摘 要】宋代邸报读者大体上可分为基本读者和扩散型读者。基本读者拥有固定衙司和具体差遣,拥
有法定的邸报接收、阅读权,具体包括中央各部门和路、州、县、镇等地方各衙司的在职官员。扩散型读者是借
助工作之便或依靠人际关系而获得邸报阅读机会,具体包括部分致仕官员、官员亲属、吏胥、在野知识分子
等。没有被剥夺差遣的犯官属于基本读者,已经被剥夺差遣的犯官属于扩散型读者。宋代邸报读者群体的数
量是相对庞大的,涵盖了当时主要的政治、文化精英。在此方面,宋代不仅令唐、五代难以望其项背,也足令
元、明、清无法与其媲美。宋代邸报读者群数量的庞大和消费能力的稳定性成为小报诞生、发展的促成因素,
而其阶层特点又成为当时舆论监督效果提升的保障性因素。
【关 键 词】宋代;邸报;基本读者;扩散型读者;小报诞生
【作者简介】魏海岩,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保定 071002);徐一铭,云浩桐,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沈阳 110036)。
【原文出处】《新闻与传播评论》(武汉),2018.5.108~1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XW006)。
[4]
读者群体规模和涵盖阶层是衡量报刊传播力乃 定的官吏。 第三种观点认为,邸报只是在封建统治
至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此为古今一理。在去大 机构内部发行,它的读者包括各级政府官吏、封建士
[5]
众传播时代较远的古代社会,尚不及考虑“窄播”或 大夫和地方豪绅,不包括一般庶民百姓。 第四种观
[6] [7]
“读者定位”等问题的情况下,这两种指标就显得尤 点聚焦于基本群体,士大夫 或文人士大夫 是邸报
为重要。宋代是中国专制时代新闻传播事业的一个 的主要读者。
高峰时期,呈现出官私报刊并蒂争艳的局面。特别 上述诸种观点,前三种立足于全面概括,后一种
[1]
是官报,已经开始出现多元化的倾向。 邸报以其出 观点立足于突出重点,皆有可资借鉴之处。
版历史最久、持续时间最长等特点,为官报的典型代 可是,由于大多数研究者只是在论述其他学术
表。然而,由于那个时代缺少关于邸报传播范围准确 问题之时顺带提及宋代邸报读者群,因此以上观点
的统计学意义上的描述,后世学者只能以相对模糊的 的获得缺少详细的考证或逻辑推导过程,从而造成
语言大致勾勒出宋代邸报的读者分布和涵盖阶层。 学界对此问题至今仍然莫衷一是。
较早注意邸报读者范围问题的是林语堂先生。 本研究通过对《四库全书》等文献中涉及宋代邸
林氏在总结宋代新闻事业的不足之处时,尖锐地指 报读者的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将上述概括性结论进
出邸报读者范围仅限于缙绅阶层而没有涵盖普通百 行精确化、细致化的处理,以期完善对宋代邸报读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