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罗盘仪测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测量绘图的实质: 确定点与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测量工作的过程: 测量工作的三要素: 距离、角度、高差。 测量工作的原则: 从整体到局部;从控制到碎部。 项目一 罗盘仪测量 任务1 距离丈量 任务2 直线定向 任务3 认识罗盘仪 任务4 罗盘仪导线测量 任务5 碎部测量 任务1 距离丈量 【知识目标】 * 熟悉距离丈量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 掌握直线定线的方法 * 掌握距离丈量及精度的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 * 能熟练进行直线定线 * 能熟练测量地面两点之间的距离 * 能准确计算距离丈量的精度 【任务目标】 对地面上任意两点进行直线定线、距离丈量,并计算精度,每人提交距离丈量记录表。 一、水平距离 水平距离 地面上两点在水平面投影后的直线距离。 二、量距工具 (一)钢尺(钢卷尺) 用薄钢片制成的带状尺。尺宽约10~15mm,长度有20m、30m和50m等几种。 钢尺最小分划为毫米(有的则整个尺长内都刻有毫米分划;有的从起点至10cm之间有毫米分划),读数单位为米(m)时,小数点后保留4位数字。 钢尺分端点尺和刻线尺两种。其中端点尺是以尺的最外端边线作为刻划的零线;刻线尺是以刻在钢尺前端的“0”刻划线作为尺长的零线。 (二)皮尺 皮尺是麻线与细金属丝织成的带状尺。皮尺伸缩性较大,因此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距离测量。 长度一般分20m、30m和50m几种,基本分划为厘米,读数单位为米(m)时,小数点后保留3位数字。 例如:12.946m 171.350m 66.400m 皮尺为端点尺,其起始刻度都在尺的最外端。 (三)绳尺(测绳) 绳尺是内含金属丝的绳子,外用麻线包裹。由于绳尺抗拉力差,分划粗略,因此测量精度低,一般适用距离较远,并且要求较低的距离丈量。 长度一般有50m、100m等,粗细约3~4mm。只在整米处包有金属片,标注米数。 读数单位为米(m)时, 小数点后保留1位数字。 例如:104.6m 60.0m (四)量距辅助工具 三. 直线的定线 丈量距离时,如果A、B两点间距离较长(超过一个尺段长)或地势起伏较大,为保证测量过程中,尺段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需要在A、B两点形成的直线方向上再确定一系列点位,作为分段测量的依据,这项工作成为直线定线。 定线时相邻点之间要小于或者等于一个尺段,定点一般由远及近进行。 直线定线分为 精度较高的经纬仪直线定线; 一般情况下用花杆目测定线。 (一)两点间定线 先在A、B两点分别竖立标杆,测量员甲站在A点测杆的外侧约1-2米外,面向A、B杆准备指挥。测量员乙由B向A方向前进,至适当距离的点1处,站在测线的外侧立杆。测量员甲通过A、B杆的同一侧边缘,查1点标杆是否在视线上,如不在,则以手势左或右(切记不可来回摆动)指挥其移动,待甲看到1点标杆已移至视线上时,将手向下一挥,表示此时立标杆的点1,就在直线AB上。乙在1点竖立标杆或插上测钎,设立定点标志后,继续前进,用同样的方法可确定出直线AB上的其他点位。 (二)延长直线定线 A、B为直线的两端点,为在A、B的延长线上增加一段距离,那么首先在A、B两点上各竖立一根标杆,测量员携带标杆沿AB方向前进,约至a点处,左右移动标杆,直到A、B、a三标杆都在同一方向线上时定出a点。同法可定出b点。 (三)过山岗定线 地面上A、B两点被一山岗隔于两侧,且互不通视,欲在A、B的连线上标定出C、D两点,这时可以采用逐渐趋近法进行目估定线。 定线时,在A、B两点上竖立标杆,甲、乙两人各持一根标杆于山岗顶部,分别选择能同时看到A、B两点的位置。首先由甲在C1点立标杆,并指挥乙将其标杆立在C1B方向上的D1处;再由立于D1处的乙指挥甲移动C1上的标杆至C1A方向上的D2处;接着,再由站在C2处的甲指挥乙移动D1上的标杆至C2B方向上的D2。这样相互指挥、逐渐趋近,直到C、D、B在同一直线上,同时D、C、A也在同一直线上,则A、C、D、B四点即在同一条直线上。 (四)过山谷定线 由于山谷的地势低,由A向B观看时,很难看到谷底处的标杆,因此,直线定线时,应由谷顶逐渐向谷底进行。即先在A、B处竖立标杆,观测者甲在A点处指挥丙在AB直线上的a点处插上标杆;观测者乙在B点处指挥丁在BA直线上的b点处插上标杆;然后再在Ab或Ba的延长线上定出c点位置。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