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工业遗产 INDUSTRIAL HERITAGE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 一、研究的必要性 人们普遍相信,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工业技术的发展以 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 及更进一步的工业哲学知识体系的建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先决条 件。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使得这一信念产生动摇;进入 20世纪90年代,更是进入了一个被迅速成长的信息社会、国际交 流与全球经济深深影响的新纪元,同时,可持续发展由于全球性的 环境持续恶化而逐渐成为人类看待世界的基本共识。概括讲,从当 王建国 蒋 楠 前的发展趋势看,21世纪初的世界正在“从工业化时代走向信息 时代,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从城市化走向城市世纪”。 摘要/ 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是我国当今城 这样的时代背景直接引发了后工业社会迅速崛起,而工业社会 市发展建设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文章通过对 则日益衰退,出现了一些学者所描述的 “逆工业化” 国内外该领域近年的发展前沿动向和实践的回顾,探讨了产业类历 (Deindustrialization)现象。首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和产业 史建筑及地段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的必要性和科学意义,分析列举 结构调整,城市中的传统制造业比重日趋下降,新兴产业逐渐取代 了在中国实施保护和改造再利用研究的基本内容,指出经由对产业 传统的产业门类,制造业、运输业与仓储业持续衰退。金融、贸易、 类历史建筑及地段实践层面上的实证研究,提出具有现实技术针对 科技、信息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日趋成为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主 性的改造设计方法、评估原则和技术规范要点为中国当前之必须。 要职能。其次,随着生产技术、运输方式和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 遗产保护 改造再利用 方法 城市局部地区的建筑、环境以及基础设施条件相对滞后与老化,出 中国 现功能性的衰退。再者,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用地的扩展, A BSTRA CT/ Thep rotectiveremodeling and reuse of industrial historic 导致原先位于城市边缘区的产业类用地被逐渐包围于城市的内部, buildings and sites is an imp ortantp roblem urgently needed resolving. 造成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同时,由于土地区位价值的变化还造成级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p roj ectp ractic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is top ic shows us the necessity and academicsignif icance of this 差地租现象。表现为城市用地在经济和环境方面的不合理性。 work. It is amatter of great urgency to come up with the design method 上述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