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基础知识及新版地震区划图和抗震规范讨论.ppt

地震基础知识及新版地震区划图和抗震规范讨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国家的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放大系数反应谱平台值多数采用2.25,但最近修编的部分规范已开始采用2.50——区划图已经明确用2.50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2014)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2014 )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2013 )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 设防标准:分桥梁工程和其他公路工程构筑物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 其他构筑物设防标准: 1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二级公路的工程构筑物,在E1地震作用时,位于抗震有利地段的,经一般整修即可正常使用;位于抗震不利地段的,经短期抢修即可恢复使用;位于抗震危险地段的挡土墙、隧道等重要构筑物不发生严重破坏。 2 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工程构筑物,在E1 地震作用时,位于抗震有利地段的,经短期抢修即可恢复使用;位于抗震不利地段的挡土墙、隧道等重要构筑物不发生严重破坏。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台阶式路基和阶梯式挡土墙,其下部构筑物的抗震措施可较其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提高一档采用,但对于地震基本烈度为9 度的地区,抗震措施应通过专门研究确定。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 3.6.1 应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对断裂构造的活动性、边坡稳定性和场地的地质条件等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合理采用相应的综合抗震措施。路线、桥位和隧址的选择,应充分利用抗震有利地段,宜绕避抗震危险与不利地段。 4. 1. 1 在抗震不利、危险地段布设路线、桥梁和隧道时,宜对地基采取适当抗震加固措施。 6. 1. 1 隧道宜设置于抗震有利地段。 7. 1. 1 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0.20g 的地区不宜采用加筋土挡土墙。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在场地类别、地段划分、地震动参数和特征周期取值以及对不同桥梁的抗震设计要求与《公路工程抗震规范》内容均基本相同。 两规范存在的共同问题——场地液化判别(引用了建筑抗震规范2001版公式):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规范条款自相矛盾!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主编:市政总院。目前修编中! 勘察报告中地震章节内容说明 地震影响基本参数 建筑场地类别 地震液化判别 地段类别划分 * 地震影响基本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本工程场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所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相应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拟建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和《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max的确定 Ⅱ类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应按图A.1分区值取值,其中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县级以上城市的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按表C.1~C.32取值 其他场地应按场地调整系数Fa,由下式确定 地震影响基本参数 引自《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 GB 50909-2014 场地类别 本工程勘察于6#、35#钻孔中采用单孔法进行了剪切波速测试,其测试成果详见“钻孔波速测试成果”。根据波速测试成果,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相关规定计算得出拟建场地自然地面下20.00m深度范围内地层等效剪切波速值(vse)为289~294m/s,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m,由前述两项条件判定建筑的场地类别为Ⅱ类。 根据波速测试成果和《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之相关规定计算得出拟建车站场地现状地面以下25m深度范围内的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e=304~320m/s。根据波速测试成果综合判别本车站拟建场地场地土为中硬土,场地类别为Ⅱ类。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参数Tg确定 Ⅱ类场地的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Tg应按图B.1的分区值取值,其中,图B.1分区界线附近场地的Tg应按就高原则取值。 其他场地应根据Ⅱ类场地的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按下表取值 多遇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可按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取值 罕遇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应大于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增加值宜不低于0.05s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参数Tg确定 地震液化判别 根据土层原位标准贯入试验数据和土工试验黏粒分析成果,依据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20-2013),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下水位为现状地表标高条件下(拟建场地附近近20年内最高水位

文档评论(0)

李教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业20余年,对工程行业精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