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3 供配电系统 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条: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 应同时受到损坏。(第十页) 电源及供配电系统 条: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第 11 页) 4 配变电所 配电变压器选择 条:设置在民用建筑中的变压器,应选择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 绝缘的变压器。当单台变压器油量为 100kg 及以上时,应设置单独的变压器室。 (第 17-18 页) 低压配电装置 条:当成排布置的配电屏长度大于 6m时,屏后面的通道应设有两个出口。 当出口之间的距离大于 15m时,应增加出口。(第 24 页) 对土建专业的要求 条: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 变压器室、电压为 10(6)kV 的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低压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第 25 页) 条:配变电所的门应为防火门,并应负荷下列规定: 1 变配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或裙房)内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 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2 变配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 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3 变配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的一层时, 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4 变配电所位于地下一层或下面有地下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甲 级防火门; 5 变配电所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6 变配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 (第 25 页) 7 低压配电 导体选择 条:低压配电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截面,其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预期负荷 的最大计算电流和按保护条件所确定的电流; 2)线路电压损失不应超过允许值; 3)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配电线路每一相导体截面不应小于 表7.4.2 的规定。 导体最小截面( mm)2 布线系统形式 线路用途 铜 铝 电力和照明线路 1.5 2.5 固定敷设的电缆和绝缘电 线 信号和控制线路 0.5 - 电力(供电)线路 10 16 固定敷设的裸导体 信号和控制线路 4 - 任何用途 0.75 - 用绝缘电线和电缆的柔性 连接 特殊用途的特低压电 路 - 表 7.4.2 导体最小允许截面 (第 60 页) 条:外界可导电部分,严禁用作 PEN导体。(第 67 页) 低压电器的选择 条:在 TN-C系统中,严禁断开 PEN导体,不得装设断开 PEN导体的电器。 (第 68 页) 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 条: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应在短路电流对导体和连接件产生的热效应和机 械力造成危险之前切断短路电流(第 70 页) 条:配电线路的过负荷保护,应在过负荷电流引起的导体温升对导体的绝 缘、接头、端子或导体周围的物质造成损害前切断负荷电流。 对于突然断电比过 负荷造成的损失更大的线路, 该线路的过负荷保护应作用于信号而不应切断电路。 (第 71 页)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击防护 条:对于相导体对地标称电压为 220V的TN系统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保护, 其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于配电线路或仅供给固定式电气设备用电的末端线路,不应大于 5s; 2 对于供电给手持式电气设备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末端线路或插座回路,不应大 于 0.4s 。(第 74 页) 11 民用建筑防雷 一般规定 条:在防雷装置与其他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装有防 雷装置的建筑物,应采取等电位联结。 (第 142 页)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 高度超过 100m的建筑物; 2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 3 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物;特大型、大型铁路 旅客站;国际性的航空港、通信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物;国际港口客运 站; 4 国家级计算中心、国家级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 设备的建筑物; 5 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0.06 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 共建筑物; 6 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0.3 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民用建筑物。 (第 143 页) 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 省级大型计算机中心和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3 19 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 50m的其他民用建筑物; 4 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0.012 且小于或等于 0.06 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 及其他重要或人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