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HH县茶叶产业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X 农艺师 HH县农机局
王X 林业工程师 HH县林特局
摘要:HH县地理位置、气候适应优质茶叶生长,并且历史悠久,有良好的种植习惯和基础条件,是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适应大市场的需求,提高产品整体质量,树立名牌战略,必须在政策扶持、技术、设备、种植、布局上找准突破。
关键词:HH县茶叶生产 现状 存在问题及建设产业化对策
HH县位于陕西 部 山区,地跨北纬32°38′至33°09′,东径108°44′,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江、汉白公路横贯其中,境内峰峦叠障,沟壑纵横,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1℃,≥10℃的活动积温为4771.7℃,年平均降雨量739.7—927.7mm。土壤以水稻土、黄棕壤为主,土壤PH值在5—7之间,海拔320
一、茶叶生产历史及发展现状
(一)生产历史
HH县是古老茶乡和贡茶产地之一,据东晋常琥撰《华阳国志、巴志》记载,西周时的巴国就盛产茶,纳贡。当时汉阴属巴国,说明公元前11世纪种茶就普遍,并已成为贡品。解放后,茶叶生产大发展,止1983年面积达5万余亩。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以后,由于乡、村集体茶园没有落实承包,划整为零,大面积茶园荒芜,面积逐渐减少。据2003年年报统计,全县现保存茶园3.2万亩,分布全县18个乡(镇)、114个行政村、2000余户。品种有紫阳群体、湖南群体、江西婺源和福鼎大白茶。近年来,从浙江、福建当地引进优质无性系茶苗,有龙井43号、福鼎大白、福云6号、福云595等品种,发展无性系茶园250亩,现茶树长势良好,效益明显,为建设优质、高效茶园提供了样板,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生产现状
HH县茶业经多年的努力,现已初具规模。现年产茶16万公斤,亩产5公斤。其中名优茶2500公斤以上(含毛尖),均价在80.00元/公斤。随着我县名茶如“天宝贡茗”的开发,以名茶效益促进了茶叶生产整体效益,现已有11个茶叶初制加工厂,投入生产名优茶,各类茶业加工机械42台,年加工能力5万公斤,复制厂一个,加工能力2.5万公斤。
(三)效益状况
目前茶叶生产成为部分乡镇和茶农的重要财政收入和经济来源。全县茶叶产值400余万元,占全县林业总产值6%。在我县南区茶叶收入已成为当地乡村的重要支柱产业,效益较好的漩涡镇年产干茶6.4万公斤,占全县总产量40%,年产值22万元,全镇人均茶叶收入120元。上七、双坪茶叶老区人均茶叶收入约80.00元以上。1996年,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茶叶技术干部深入开发研究,研制出了“天宝贡茗”名茶,达到了国内同类名茶先进水平。以创新的工艺、优良的内质跻身全国名茶行列,获得了省级科技成果,安康地区科技进步奖。
二、存在的问题
全县茶叶生产总的状况是:有面积、无规模,管理水平差;茶叶生产基础设施薄弱,加工技术落后,产业化程度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政策不配套,资源利用不足。②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突出。③投入少,科技支撑力度弱。④市场知名度不高,开拓难度大,由于规模小,效益低,没有投入资金宣传产品,开拓市场,尚未形成象紫阳富硒茶、平利炒青等具有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的知名品牌,整体效益不高。⑤加工机械投入严重不足,并且现有机械比较陈旧,多数是80年或90年代购置,加工质量差,也比较单一。
三、建设茶叶产业化的作用及意义
(一)HH县产茶历史悠久,有着发展茶叶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所产茶叶氨基酸、蛋白质等有效成分含量高,且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具有发展名优茶叶的生产优势。将茶叶产业做好做大做强,对增加农民和地方财政收入,建设绿色经济强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汉阴是安康市五个茶叶基地县之一,特别是在汉江两岸,茶叶经济占具较大经济比重,有规模的堰坪、杜家垭茶农已得到较大的经济实惠,亩产效益达到千元以上。在2007年4月省政府举办的茶叶博览会上,堰坪、杜家垭茶场生产的“天宝贡茗”名茶被作为全省62个推荐饮品之一。近几年发展的无性系茶园亩产值已超过万元,足已证明茶叶是半山区富民富财政的优势产业。
(三)全县尚有14万亩坡耕地将逐步退耕,茶树作为生态、经济兼用树种,经济价值高于其它任何生态林。退耕地发展茶叶,农民既享受了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又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且保持了山青水绿,美化了环境,因此发展茶叶利国、利民。
(四)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绿色健康饮品的消费需求会不断增加,市场对茶叶特别是优质茶叶的需求会不断增加,发展茶叶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五)茶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销售市场极为广阔。人均消费低,国内市场潜力大。目前,我国茶叶人均消费量仅340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茶叶消费将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