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的现状及管理方向
杨 仪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杨仪,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站 重庆 万盛 4008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已经走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还需要注意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安全监督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简要归纳了施工安全监督要点,最后还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监督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对策和建议,为建筑施工安全监督工作提供参考。
【关联词】:建筑施工 安全 政府监督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status of 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direction
Yang Yi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but we also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oversigh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ain problems 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oversight exists in this stage, and briefly summarized the main points of 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and, finally, building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for issues that arise from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concerning the work of construction safety oversight reference.
Key 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Security; Government supervision;
0 引言
现在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机构,是一种行使政府职能的非政府组织,即“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存在定位不明确、职责不清、权力界限不明、机构性质和人员身份不清等问题;现在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在机构人员没有相应增加、监督力量薄弱的情况下,监督人员仍然采用落后、老式的监督检查等方式方法开展工作[1];现有的政府监督实行大包大揽,在强化政府监督的同时,弱化了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界限不明,结果是监督机构揽来了无限责任,出了事故监督人员被无限追责。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简要归纳了监督重点和几条建议,即通过明确安全监督机构的执法地位强化执法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监督抽查评价体系,构建建筑业诚信体系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举措,真正落实政府行政监管责任和企业管理责任,有效遏制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工程建设提供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1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主要存在的问题
(1)监督机构职责不清,监督力量薄弱,监督工作难以开展
当前情况,有关法律法规未明确安全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的具体职责,监督工作责任重大,但又不知道要进行到何种程度。在安全生产高压形势下,安全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安全检查、专项整治、联合执法、投诉处理、纠纷协调以及重大活动设施搭设具体管理等的繁杂工作中,实际用于施工现场的监督执法时间大打折扣,监督效率明显降低。其次,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实施以来,只要工程建设发生安全事故,作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就会被纳入有关部门的责任追究范围,监督人员轻易就被行政警告处分等处理,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设安全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安全监管队伍的稳定性,安全监督工作如履薄冰,监督人员缺乏安全感,担心不知道哪一天会成为安全事故的“替罪羊”[2]。
(2)法规不健全,监管工作难以开展
监管模式没有完全跟上形式的发展,法定的监管任务与监管力量、监管条件不相适应,使很多的监管任务无法落实。这一方面表现为监管依据法律法规本身存在的问题,如一些规定不合理;一些规定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有些缺乏操作程序,实际的不可操作,对禁止行为的规定不具体,不具有可操作性。如“施工单位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建设工程发包单位,不得迫使承包商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等概念性的规定很多,有的虽然做出了具体解释,但难以取证,仍缺乏可操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