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国临沂柳编制品出口现状及对策.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临沂柳编制品出口现状及对策   柳编是我国民族传统手工业,柳编制品是沂蒙老区传统的大宗出口创汇产品,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4亿多美元,出口量占全国第一。临沂柳编制品的生产主要分布在临沭县、莒南县、郯城县和河东区四个县市区,其中临沭县的产值和规模最大,占临沂市柳编制品出口额的2/5,是全国最大的柳编产业基地。   我国柳编制品以其时尚环保、设计独特、外观大方巧妙、无污染、无公害等优点在国际市场备受青睐,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色产业。随着柳编产业的发展,由于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临沂柳编制品出口的问题凸显出来。为使临沂柳编制品出口健康、持续增长,不仅体现在出口额上,还要体现在效益上,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分析了临沂柳编制品出口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出口的对策。   一、临沂市柳编制品出口现状   (一)临沂柳编制品历史悠久,开柳编出口创汇先河   柳编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手工业之一。1400多年前的唐朝初期,山东省临沭县白旄镇柳庄村就有植柳编柳的历史记载。明朝中期,勤劳朴实、心灵手巧的临沭当地人就用杞柳编制成各种各样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学会柳编这一行,三到五年盖楼房”、“闯东北、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的顺口溜。说明柳编不仅能解决生产生活所用,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家致富。 柳编制品现成为临沂老区出口创汇的大宗商品之一。   柳编制品的主要原料是杞柳,学名:Salix purpurea,英文名:Salix integra Linn,当地又俗称“白柳”、“簸箕柳”。柳编制品主要有洗衣筐类、花盆套类、吊篮类、果盘类、动物窝笼类、家具装饰类等200多个系列2万多个品种。柳条的加工主要包括包枝条加工、劈条加工、皮条加工3种;柳编编织工艺主要有盛物类编制工艺、编制组装工艺、经纬编工艺3种;柳编编制技法主要有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 5种。   建国后,临沭县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柳编产业得到迅速发展。1973年,国家把首批柳编制品出口计划的任务交给了有着悠久柳编历史的临沭县,全年出口200套,受到国外客商的好评,填补了我国历史上柳编制品出口的空白。1978年,临沭县组建了全国第一家柳编制品出口的外贸企业――临沭县工艺美术公司。1979年,全年实现柳编制品出口180万人民币,1983年,被国家轻工业部、外经贸部授予“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   (二)临沂柳编制品生产规模较大,出口创汇多   据2010年外贸统计数字显示,山东省全年柳编制品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4/5,临沂市柳编制品出口又占到山东省总量的4/5。临沂市现有柳编企业460多家,其中有自营进出口权的170多家,有100多个杞柳种植专业村,种植杞柳总面积已达30万亩,从业人员30万,年柳编制品工业总产值达70多亿元,2013年出口出创汇41000万美元,占全国柳编制品出口总值的1/4,开发柳编制品200多个系列2万多个品种,产品销往东南亚、西欧、北美等120个国家和地区。临沂是全国最大的柳编制品生产基地。柳编已经成为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民致富的绿色产业,也是临沂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及重要出口创汇产业之一。柳编制品的出口在促进老区地方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临沂柳编制品嫁接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莒南县、郯城县、临沭县都被称为“中国柳编之乡”。2009年,临沭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柳编之都”称号。临沭柳编技艺被列为临沂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沭县兴建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世界唯一一个“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2011年被国家工商局注册为“临沭柳编”中国地理标志产品。2012年,临沭柳编文化出口上上升为国家战略,临沂金柳工艺品有限公司等3家柳编企业被纳入国家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目录》,享受市场开拓、海关通关、资金扶持等方面的优惠。   2013年,在第11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临沂市共有参展柳编企业241家,参展人员1160人,展位321个。在本届交易会上,临沂柳编诠释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一件件形态各异、珍奇斗艳的工艺品为临沂柳编带来了很大商机,累计签订出口合同和意向合同约35000万美元。   (四)临沂柳编制品实行“外商+公司+编织户”经营模式   实行“外商+公司+编织户” 的经营模式:首先,“外商+公司”是外贸公司根据国外不同市场、不同外商的需求,自行设计和编制样品(有时来样制作),到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销,与参会客户进行交易磋商,成功后签订合同。其次,“公司+编织户(种植基地)”是公司接到订单后,进行组织生产。 公司根据合同要求制定出编制方法

文档评论(0)

ma982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