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病的健康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期肥胖以脂肪增生型为主,成年期肥胖以脂肪肥大型为主。 (一)单纯性肥胖症:找不出可能引起肥胖的特殊病因,占95%以上。 1、体质性肥胖症(幼年起病型肥胖症),有以下特点: (1)有肥胖家族史; (2)自幼肥胖; (3)呈全身性分布,肥胖细胞呈增生肥大型; (4)限制饮食及加强运动疗效差,对胰岛素较不敏感。 2,获得性肥胖症(成年起病)特点为: (1)起病于20-25岁。 (2)脂肪细胞呈单纯肥大而无明显增生。 (3)饮食控制和运动的疗效较好,胰岛素的敏感性经治疗可恢复正常。 (二)继发性肥胖症 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甲减、库欣综合征、下丘脑-垂体的炎症、肿瘤、创伤)而引发的。 肥胖的评价指标 体质指数:18.5-23.9,24超重,28肥胖 腰围:男性94cm,女性80cm为肥胖 腰臀围比:男性0.9,女性0.8 标准体重:现有体重/(身高-105)。10%,20% 皮摺厚度: (反映脂肪含量) 脂肪含量:男性25%,女性30%为肥胖。 目测(儿童) 单独采用BMI不能反映因年龄、性别、种族、疾病等因素对体脂含量和分布的不同。 对肌肉很发达的运动员或有水肿的病人→高估肥胖程度; 老年人的肌肉组织与其脂肪组织相比,肌肉组织的减少较多→低估肥胖程度。 一般来说相等BMI值的女性的体脂%﹥大于男性。 BMI的局限性 肥胖的病因 1.遗传因素: 父母体重正常者,其子女肥胖的机率约10%,父母中1人或2人均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机率分别增至50%和80%。 单卵孪生子女生后分开抚养,成年后肥胖发生率是双卵生肥胖率的2倍。 遗传因素是肥胖的易发因素,肥胖是多基因遗传、多后天因素的疾病。 2.进食行为:是影响肥胖症发生的最重要因素。 进餐次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进餐次数较少的人发生肥胖的机会和程度高于进餐次数稍多的人。 快餐食品、喜欢甜食 进食速度 经常暴饮暴食 夜间加餐 进食量 3.体力活动过少: 现代生活的便捷 不爱活动; 因肢体伤残或患某些疾病; 某些运动员在停止经常性锻炼后末能及时相应地减少其能量摄入。 4.继发性因素:脑炎后、垂体疾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药物等。 5.社会因素: 可选择的食物品种丰富 在外就餐几率增多 购买现成的加工食品及快餐食品的情况增多 电视广告宣传诱导 摄入能量=食物重量×能量密度×吸收率 消耗能量=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其它消耗 其它消耗 = SDA、发烧、药物、生长发育、疾病 消化 吸收率 SDA 碳水化合物 98% 5-6% 脂肪 95% 4-5% 蛋白 92% 30% 肥胖的饮食治疗原则 规律进餐,定时定量,少吃多餐,细嚼慢咽。合理控制热能。 限制脂肪:25%-30%,限制糖类:40%-55%,保证蛋白质供给:20%-30%。适当增加膳食纤维。足够而平衡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供应。 不吃洋快餐,不吃夜霄,不吃零食,不吃方便食品,不喝甜饮料。 尽量吃低GI类食物,适量中GI,避免高GI类食物 控制“情绪饮食”。减少外出就餐。 烹调方式:以凉拌、清蒸、汆、煮等为主,禁用油炸和油煎的方式。餐次合理分配。 少吃盐及嘌呤(限制钠的摄入,以免体重减轻时发生水钠潴留,并对降低血压及减少食欲也有好处) 持之以恒,防止反弹。 行为矫正:打扫剩饭、进食速度过快、生气大吃一顿等 宜多吃的食物 不宜多吃的食物 餐次分配 及 进餐注意事项 三餐能量分配:早27%、午49%、晚24%。 少食多餐,最好在上午、下午进食水果等,减少正餐时饥饿感。 切忌不吃早晚饭,以免下一顿反而摄入过多热量。 进食不要过快,细嚼慢咽,一旦有饱腹感立即停止进食。 进餐时不要看电视、看报时等分散精力。 切忌暴饮暴食、吃夜宵。 忌吃零食、偏食、常外出吃饭、喝酒 运动减肥 在饮食控制的同时加强有氧的体力活动和锻炼。(3,5,7法则) 消耗能量营养素的顺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痛风 一、概述 定义 痛风是指遗传性或获得性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伴有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发病的先决条件:血尿酸增高,尿酸为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 年龄:任何年龄,但以中年以上居多。 原因:遗传因素、酗酒、饮食、疲劳、感染、局部受 伤等诱发。 表现 痛风性急性关节痛、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 尿酸从肾脏排出过多,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尿酸性肾结石。 痛风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痛风病人总的饮食原则 一、控制总热量、控制体重:痛风患者要保持或达到理想体重,最好能使自己的体重低于理想体重10%~15%,一般每日每千克体重能量给于25千卡 二、低蛋白饮食:应给予痛风患者每公体重0.4~0.5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