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一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细化整理(人民版).docx

XX高一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细化整理(人民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高一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细化整理(人民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P6   (1)含义: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的制度。   (2)受封者义务权利:   义务:①定期朝见和贡献财物   ②提贡军赋和力役,随从作战   权利:①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②独立管辖领地上的人民、征收租赋、设置军队,内政基本自主   2西周宗法制   P6-7   (1)含义   宗法制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内容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原则,   确定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由宗法关系决定的等级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P4前提示二   (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2)以血源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P8   (1)首创皇帝制度,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①称号:始皇帝,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   (皇帝独尊)   ②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重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皇权至上)   ③皇位终身且世袭(皇位世袭)   (2)中央机构:实行三公诸卿制。   ①三公: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全国军事。   ②诸卿:丞相之下,分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职能部门特点:   ③特点:分工明确,家国同治,皇帝总揽,公卿朝议,减少失误   (3)地方机构:全面推行郡县制。   ①最高地方行政机构:郡   长官有郡守郡尉郡监(或监御史)等   ②郡的下级机构:县道③基层:设计乡、里(行政)、亭(治安、传递)等   (4)特点:①郡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②郡县长官皆由中央调动任免,不得世袭;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   (1)当时积极作用: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使秦朝国力增强,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2)当时消极作用:   方便秦朝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人民起义和秦的速亡。   (2)后世影响:为历代封建王朝沿用和不断发展,奠定了我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6汉到元君相权关系的演变:P14-1   (1)汉初:丞相有相当大权力;   (2)汉武帝设置中朝(或叫内朝)参与决策机要,削弱丞相等外朝权力;   (3)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后来参加政事堂会议官员都位同丞相。   (4)宋代: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分理行政、军事、财政,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分割相权。   演变原因:①防范宰相专权②加强统治③提高行政效率   ④减轻宰相政务负担,弥补才干不足   7汉到元监察制度演变:   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唐代御史台宋代提点刑狱司等,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腐败。   8选官制度的变化:P14-1   先秦世官制、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科举制评价:打破士族垄断、引入士人从政、提高行政效率、追求公平公正、形成重学风气;(消极)偏考儒家经义,扼杀创新精神等   9汉到元地方行政的变化:P16   汉朝郡国并行制,后来州郡县制;唐朝道州县制;宋朝路州县制;   元朝行省制:(1)划分:10行省、腹里、宣政院;路府州县   (2)职权:①民事报中书省,军务报枢密院   ②无改税调军权③定期觐见述职   (3)影响:后世沿用,加强了中央集权   0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2)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臣效死忠,下级服从上级,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财政、军事和文化教育大权。(3)人治高于法制。虽然每朝每代都曾制定和修订法律,但政治生活的主流是人治而不是法制。尤其是君主的言论,可以任意冲击、取代法律。(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法网严密周全。()宗法制度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的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居家为孝,事君为忠,借助父权来加强君权和行政权。(6)在漫长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政治制度与伦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