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年第版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临床特征主要为皮疹发热关节痛或结膜炎极少引起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吉兰巴雷综合征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寨卡病毒病主要在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流行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到该病毒此后多个国家有散发病例报道年首次在西太平洋股吧国家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普岛发生寨卡病毒疫情暴发截至年月日至少在非洲亚洲欧洲美洲的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以巴西疫情最为严重我国于年月日在江西省发现首例
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2版)
寨卡(Zika)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 \t /2016-03-30/_blank 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临床特征主要为皮疹、发热、关节痛或结膜炎,极少引起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吉兰-巴雷综合征)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
寨卡病毒病主要在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流行。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到该病毒。此后,多个国家有散发病例报道。2007年,首次在西 \t /2016-03-30/_blank 太平洋( \t /2016-03-30/_blank 601099, \t /2016-03-30/_blank 股吧)国家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普岛发生寨卡病毒疫情暴发。截至2016年3月8日,至少在非洲、亚洲、欧洲、美洲的5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以巴西疫情最为严重。我国于2016年2月9日在江西省发现首例输入性病例,截至2016年3月11日共发现输入性病例13例。
一、病原学
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媒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恒河猴中发现。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40-70nm,有包膜,包含10794个核苷酸,编码3419个氨基酸。根据基因型别分为非洲型和亚洲型,本次美洲流行的为亚洲型。
寨卡病毒的抵抗力不详,但黄病毒属的病毒一般不耐酸、不耐热。6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0.5%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特征(一)传染源。
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的可能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黄头伊蚊也可能传播该病毒。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血源传播和性传播。
病毒血症持续时间一般在10天以内。在感染者的唾液、尿液、精液中可检测到寨卡病毒RNA,且持续时间可长于病毒血症期。乳汁中可检测到寨卡病毒核酸,但尚无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
根据监测,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南省、 \t /2016-03-30/_blank 广东省雷州半岛、 \t /2016-03-30/_blank 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以及台湾部分地区;白纹伊蚊则广泛分布于我国 \t /2016-03-30/_blank 辽宁、 \t /2016-03-30/_blank 河北、 \t /2016-03-30/_blank 山西、 \t /2016-03-30/_blank 陕西、 \t /2016-03-30/_blank 甘肃、 \t /2016-03-30/_blank 四川、 \t /2016-03-30/_blank 西藏一线及以南广大区域。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
三、临床表现
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12天。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20%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皮疹(多为斑丘疹)、发热(多为中低度发热),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腹泻、黏膜溃疡、皮肤瘙痒等。症状持续2-7天缓解,预后良好,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婴幼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
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胎盘功能不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死宫内和新生儿小头畸形等。
有与寨卡病毒感染相关的格林-巴利综合征(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病例的报道,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
四、实验室检查(一)一般检查。
血常规:部分病例可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二)血清学检查。
1.寨卡病毒IgM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荧光法等进行检测。
2.寨卡病毒中和抗体检测:采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血液中和抗体。应尽量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开展检测。
寨卡病毒抗体与同为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和西尼罗病毒抗体等有较强的交叉反应,易于产生假阳性,在诊断时应注意鉴别。
(三)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液、尿液、精液、唾液等标本中的寨卡病毒核酸。
2.病毒抗原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寨卡病毒抗原。
3.病毒分离培养:可将标本接种于蚊源细胞(C6/36)或哺乳动物细胞(Vero)等方法进行分离培养,也可使用乳鼠脑内接种进行病毒分离。
五、诊断和鉴别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土地利用规划与村镇建设教学大纲.doc
- 土地资源学-福建农林大学.ppt
- 土木工程材料课件第五篇高分子材料.ppt
- 场细分的标准和方法.doc
- 城轨道交通安全保护第三方监测控制指标.doc
- 多元件集成电路-汕头海关.ppt
- 多益TOEIC历年常考的文法句型.doc
- 大坑丘陵台中盆地大肚台地土地利用.ppt
- 大埔土地利用-迦密唐宾南纪念中学.ppt
- 大江南北的饮食文化.ppt
- 《GB/T 6656-2025铁氧体永磁直流电动机》.pdf
- 《GB 6675.1-2025玩具安全 第1部分:基本规范》.pdf
- GB 6675.1-2025玩具安全 第1部分:基本规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 6675.1-2025玩具安全 第1部分:基本规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9535.1-2025地面用光伏组件 设计鉴定和定型 第1部分:测试要求.pdf
- 《GB 46516-2025儿童呵护用品 通用安全要求》.pdf
- 《GB/T 9535.1-2025地面用光伏组件 设计鉴定和定型 第1部分:测试要求》.pdf
- GB 46516-2025儿童呵护用品 通用安全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 46516-2025儿童呵护用品 通用安全要求.pdf
- 《GB/T 9535.2-2025地面用光伏组件 设计鉴定和定型 第2部分:试验程序》.pdf
最近下载
- 东芝电梯CV600 620维修技能培训资料.pdf VIP
- 电信服务电信客户经理岗面试真题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测绘工程监理.ppt VIP
- 深圳大学《测绘工程监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VIP
- 2023年天津城建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肥厚型心肌病》课件.ppt VIP
-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检测操作规范》.docx VIP
- 黑科大办发〔2021〕21号-关于印发《黑龙江科技大学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办法(试行)》的通知.pdf VIP
- 河南科技大学科级干部集中调整工作实施方案.doc VIP
- 海南大学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试行).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