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性真菌感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角层癣菌: 寄居皮肤和毛干最表层,不侵犯细胞、不引起炎症反应 2.皮肤癣真菌: 侵犯表皮表面角质层,机械刺激和增殖致病理改变 皮肤感染真菌 (dermatophytes) 癣、头癣、足癣、体癣等 毛癣菌 表皮癣菌 小孢子癣菌 皮肤癣菌种类及侵犯部位 癣菌属名 侵犯部位 癣菌菌名 皮肤 毛发 甲板 表皮癣菌属 + - + 絮状表皮癣菌 毛癣菌属 + + + 石膏样毛癣菌 小孢子菌属 + + - 奥杜安小孢子菌 灰指甲 脚癣 头癣 (1)申克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 双相型真菌, 经创伤皮肤接触染菌土壤或植物,孢子丝菌侵入皮下组织、淋巴管引起慢性肉芽肿或深部感染,淋巴管出现链状硬结称为孢子丝菌硬下疳。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沙氏培养基25度3天,出现皱膜状菌落,镜下可见分隔菌丝和成群的梨状小分生孢子。 (2)着色真菌: 腐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木片中。 经外伤侵入皮下,感染一般限于局部,缓慢扩散,感染多发生于颜面、肢体等暴露部位,亦可侵犯深部组织,且可发生脑内感染。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组织中为厚壁圆形细胞,菌落呈暗棕色,镜下见棕色有格菌丝和椭圆形的分生孢子。 1.白假丝酵母菌(念珠菌)(Saccharomyces albicans): 圆形或卵圆形,G+,着色不均匀,以芽生孢子出芽繁殖,形成假菌丝和厚膜孢子。 人腔道的正常菌群,可侵犯人体多个部位,如口腔、皮肤粘膜、内脏等 皮肤粘膜:鹅口疮、口角糜烂、外阴与阴道炎等。 内脏感染:肺炎、支气管炎、肠炎、膀胱炎等。 中枢神经感染:脑膜炎、脑脓肿等。 机会致病性真菌 微生物学检查: 直接镜检:取皮屑加10%KOH消化后,镜检圆形菌体或假菌丝。 分离培养:沙氏培养基25度1-4天,酵母样菌落 白假丝酵母菌 鉴别和鉴定: 芽管形成试验 厚膜孢子形成试验 动物试验 假菌丝 厚膜孢子 菌体为圆形酵母样细胞,外周有肥厚的荚膜,菌体常见有出芽,不生成假菌丝。 机会致病性真菌 2、新生隐球菌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广布于自然界,传染源是鸽子,主要引起肺和脑部急、慢性感染。 致病性 外源性感染,肺是主要入侵途径 多数症状不明显,自愈;有的支气管肺炎;严重者呈暴发性感染,死亡 经血行传播至中枢神经及其它组织,引起慢性脑膜炎 致病物质:荚膜 微生物学检查: 脑脊液离心,沉淀涂片,墨汁负染 沙氏培养基25或37度2-5天形成酵母样菌落 多细胞性真菌,营养菌丝呈膨大足细胞,孢子梗膨大呈顶囊,顶端形成小分生孢子。 机会致病性真菌 3、曲霉 (Aspergillus): 广布于自然界,种类繁多。 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构巢曲霉 致病性: 直接感染或引起超敏反应和曲霉毒素中毒 肺曲霉菌病:真菌球型、肺炎型和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中毒与致癌:肝癌 全身性青霉菌病 曲 霉 标本 浅部感染真菌 毛发、皮屑、指甲 深部感染真菌 痰、血液、脑脊液等 直接镜检 浅部标本---KOH处理后镜检 假丝酵母菌---革兰染色(假菌丝、厚膜孢子) 隐球菌---墨汁负染(厚荚膜) 其他多细胞真菌----特殊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科玛嘉显色培养基 注意皮肤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 保持鞋袜干燥,防止真菌孽生 提高机体免疫力 高危人群监测 抗真菌药物(唑类、二性霉素B、丙烯胺类) 四)防治原则 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 细菌 病毒 真菌 放线菌 螺旋体 原虫 皮肤感染、皮下感染、机会致病 球菌、肠杆菌、弧菌、分枝杆菌、厌氧菌、棒状杆菌 呼吸道、肠道、肝炎、虫媒、出血热、疱疹、人乳头瘤、HIV、狂犬 朊粒 * 真菌与细菌的区别:1、真菌比细菌大几倍到几十倍;2、细胞结构上真菌比细菌完整;3、细菌细胞壁有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结构由四层组成,最外层为糖苷类、第二层为糖蛋白、第三层为蛋白质,第四层为几丁质的微原纤维。 * 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椭圆形,不产生菌丝。以芽生方式繁殖,如酵母型真菌及类酵母型真菌。酵母型真菌不产生菌丝,菌落与细菌菌落相似。类酵母性真菌芽生后延长的芽体可伸入培养基内,成为假菌丝。菌落类似于酵母型真菌,但可见假菌丝联结形成的假菌丝体,此种菌落成为类酵母性菌落。 多细胞真菌由菌丝(hyapha)和孢子(spore)两大基本结构组成。 * 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芽生菌和孢子丝菌等。这些真菌在体内或在含有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37 ℃培养时呈酵母菌型,在普通培养基上25℃培养时则呈丝状菌。这种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两种形态互变,称为真菌的二相性(dimorphic) 。 * 菌丝是由孢子演变而来的。孢子上生出嫩芽,称为芽管。芽管随着真菌的生长逐渐延长,变成菌丝。菌丝的形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