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从古典文人书法到社会民生书法
一
近百年来的书法,与古代形态相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历史转型的关键词作为证据:
书法脱离实用成为纯艺术创作;
书法走向“展厅文化”时代;
书法作为独立艺术门类的意识加强;
书法作为学科和专业的成立;
一部近代史,其实就是一部书法百年转型史。正如我在《现代中国书法史》中提到的观点:书法一部百年近代史可比五千年古代史。因为百年近代史正遇到了历史学界所称的“千古未有之奇变”。比如上述几项列出的证据,都是五千年古代书法史所未见的新时代新课题。没有“西学东渐”、没有“维新”、没有“新文化运动”,是不会有这些新课题的。
本来,既有这样的“千古未有之奇变”,它对书法的专业意识与创作意识,应该有明显的影响痕迹从古代书法的文人书斋,走向今天的美术馆展览厅;书法的生存环境变了,书法的创作模式、形式也应该随之有变,而不可能是一成不变。换言之,在不同的环境制约下,书法创作应该有“文人书斋书法”与“艺术家展厅书法”的差别。这是客观环境变化所导致的结果。变化是合理的、顺理成章的;不变化却是不合理的、令人难以理解的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谓“与时俱进”,其本意即在于此。
但遍观今天的书法创作,却令我们十分遗憾。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书法复兴,在最初的十年中,书法家们几乎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一个书法展览,即使是一个全国性的书法展览,随便把自己书斋里悬挂的作品挂到美术馆展览厅去,还自以为笔墨精良功力深厚;或虽然是认真创作,但送交展览会的作品与自己书斋雅玩自娱悬挂的作品在形式、表现上相去无几,大致相同,这些都不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从老一辈书法家顺手写一个条幅挂在展厅里,以“人书俱老”的威望受到顶礼膜拜,到中青年书法家仿效这样的方法,让我们明确感觉到这是一种书法界约定俗成的“常态”,人人熟悉而引为当然,却全然未考虑到展厅之不同于书斋所带来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千百人观展与两三知己品赏、多件作品同展竞争与偶悬一二以示明志,以及还有限时赴观与悠雅茗谈的时间上的种种差别。
在恢复、复兴书法的最初几年,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多少人表示怀疑书法刚刚从沉闷与压抑的长期怪圈中走出来,正在释放出它应有的文化能量。我们为之欢欣鼓舞还来不及,自然不会去过多地挑剔、苛责它。但在书法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之后,每次展览看到同样的“书斋气”表达而缺乏精密的创作意识,未免会油然而生“黔驴技穷”“江郎才尽”之感书法家难道就如此没有思想?缺乏创造力?只以大笔挥挥的书法技巧唬人,以单纯的“炫技”来取代深刻的思想表现,或以书斋风雅来简单地替代丰富的展厅表达,其背后则是以个人化的趣味来取代社会文化对艺术的期许与要求?
90年代以后的书法家,有的已经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个问题。一部分精英名家出任各大展的评委,也已经开始有意识地选拔一些适合展厅的作品参展获奖在“展厅文化”的倒逼机制下,书法不得不为“艺术化生存”而重新反省自己:不是反省自己的恒定价值观,而是要反省在“展厅文化”背景下自己的具体生存方式与生存形态。如果书法家一意孤行,不尊重“展厅”这个客观环境,而只是抱残守缺于自我的“书斋”,那么反过来当书法展览举办之时,展厅同样也会反过来不尊重书法除非你决心终老于个人书斋自娱自乐而坚决不踏入展厅一步。
90年代以降的书法家,已经逐渐形成了以展览为中心的活动方式。因此部分有先知先觉的书法家开始了适应“展厅文化”的新尝试:比如注重形式直至“形式至上”;关注视觉冲击力而书写大件以体量取胜;或还有“评委好色”的色纸充斥;或还有为丰富而求拼接、贴签、做旧……尽管今天许多批评家对这些手段表示出故作高傲的不屑,但我以为从宏观来看,这些现象是利大于弊。因为它终于告诉我们:书法家不再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书法家们终于明白在展厅中是观众(其背后是社会)说了算。为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应该认真考虑并尊重社会公众(在展厅)对书法作品的观赏需求。如果刻意不去尊重,那是要受到社会的冷落与惩罚的。
当然,这还是迈出很小的一步,书法的大格局还是十分书斋化的。抄录的还是古诗古文、格言警句,抄录的方法也还是“炫技”,把今天的大部分书法比如全国各书法展览中的参展获奖作品,与晋唐宋元明清帖学一系的经典名品相比,其间无论就书写方式、作品形态、技法标准、形式结构,大致并没有太明显的区别。即使是在现代意义上的展览厅里悬挂,并且是几百件作品一堂悬挂,似乎与文人书斋相去甚远,但就作品本身而论,技巧上是二王唐宋以下,格式是条幅对联中堂尺页,用的是繁体字竖式,书体是篆隶楷草,尤其是文字内容写的仍是古诗文,这些都表明:书法家在对待书法作品、书法创作方面,从本质上说仍然是古典式的、文人书法类型的。
现代的美术馆展览厅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