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VIP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排查? 排查 ?基础知识 考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 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制耒耦,教民耕作” 2、 耕作方式的发展 (1) 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2) 七八千年前:我国农业进入了 “耦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 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4) 春秋战国:牛耕开始运用,铁制工具出现。(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5) 西汉时期:铁制工具普遍使用,牛耕技术推广,二牛抬杠。 (6) 东汉时期:开始使用一牛挽犁。 (7) 唐朝时期: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筒车灌溉)。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A、 趋势: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 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发展过程:盛行(西周)一一瓦解(春秋)一一废除(战国)。 瓦解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井出制这种生产关系不能适 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逐步瓦解。 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形成:战国时期,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魏晋至隋唐时期出现了均 出制,其实质上是封建的土地国有制。 4、 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 沉重的赋税一一泰半之赋(农民将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给国家) 繁重的徭役负担(例:阿房宫、秦始皇陵) 土地兼并(无法解决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 5、 古代水利工稈典范: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的岷江上,秦国蜀守李冰修建; 郑国渠:水工郑国在泾渭水系所建; 关中:农民创造了 “井渠”。(现今流行于新疆的干旱地区) 6、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以农为本)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7、 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含义: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主 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力低下,小 农经济精耕细作,是屮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误区警示]封建土地私有制与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直接因素;国家限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而豪强 地主力量的壮大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的一个结果,土地私有、允许买卖才是根源。 精练 【高考题组】 (2015?全国I高考)《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 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015-全国『高考)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 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坊市制度瓦解B. 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 (2015-天津高考)“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 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楼,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ABC D 【模拟题组】 (2016-合肥七校联考)回顾历史,屮国农民以動劳勇敢著称,他们小间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曾经创造和支撑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中国传统社会中最大的群 体,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却长期处于受剥削、受欺压的弱势地位,英根本原因是() 小农经济的封闭、分散和缺乏组织性 地主阶级拥有武装力量,对农民进行镇压 国家政权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 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015-滨州二次调研)“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出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 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关于这首 诗,下列表达最准确的是() 说明当时贫富悬殊、土地兼并严重B.揭示当时赋税徭役沉重的历史事实 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D.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 有学者这样描述:“当屮国使用铁犁的时候,欧洲还在用木犁;但是当欧洲使用钢犁的时 候,中国还是在使用铁犁。作者这一描述旨在说明() 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欧洲 中国的先进工具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屮西方发展逐渐出现“易位”的原因 考点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古代小国手工业经济的经营模式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 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 的大作坊 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 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剩余部分出售 田庄手工业 地牛控制 农户经营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