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項目一: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1-1運用適合的分析策略以擬訂發展計畫之結果為何?
弄清楚我們現在的位置在哪裡?這是面對系所評鑑的首要課題。
根據玄奘大學招生處近年來的統計資料顯示,玄奘大學新聞學系的大一新生,學測入學成績呈現兩段高峰,學測總級分為35級分與30級分,誤差約為±3級分。
另外,根據指引高三學生選填志願的大考通訊社資料顯示,玄奘大學新聞學系大學指考的全國排名,經過還原分數與加權分數的校正,從93至101學年度的全國排名比序,分別為71.95%、75.56%、
78.94%、86.74%、89.23%、91.16%、91.90%、87.21%、79.13%。
若再參佐近五年入學註冊人數比,97至101學年度的人數分別為91、67、45、27、66人,可以觀察出玄奘大學新聞系入學比序持續下降,直至101學年度起新聞、圖資二系合併方有起色,並逐步盤整出我們的方向。
本系教學團隊在課程設計上,強調數位傳播時代應具有之「數位匯流」與「數位典藏」技能,並將著手建置「數位匯流教學平台」。相關課程設計據此調整為,在新媒體時代的「廣播電視產製」技能,對接「電子報」與「電子書」實務,並奉教育部核定,於101學年度更名為「廣播與電視新聞學系」(下稱本系),下設數位內容組與圖書資訊組,以落實教學目標之設定。
1-1-1分析策略與擬訂發展計畫過程
本系採SWOT分析策略規劃系上發展方向,並透過多次系務會議、課程與教學品質委員會與核心能力座談會的舉行【如附件1-1-1】,匯集系上老師、同學與校外專家意見並凝聚共識。最後,在符合系上師資數量、專長、設備資源、學生屬性現況,以及院、校發展方向的前提下,訂定出能滿足「國家產業人才需求」、「學生需求」的具體發展方向與計畫,本系101級發展計畫【如附件1-1-2】。
1-1-2本系計畫內容
本系發展重點在於培育同學兼具「數位匯流」與「數位典藏」的雙重能力,並鎖定國家發展的六大行業之文創產業等相關新聞作為標的,以因應2012年數位傳播元年的競爭。
為達此目標,本系接連三年實施改善教學,並取得具體成果。主要成績在於匯集系上專業教師,以「數位匯流與新聞內容製作為主」,透過實習與教學課程安排,逐步落實高階數位平面攝影影像功能分析、新聞採訪寫作的趨勢與教學策略、多媒體電子新聞製作與呈現、提升學生電子新聞攝影的掌控能力。
為落實上述目標,本系透過《進階報刊編採實務》、《電腦排版與編輯實務》、《多媒體電子報》等實務課程,與本系之《畢業製作》、《媒體實習》對接,要求同學將相關作品與業界需求相結合。對內,作品呈現於既有之《玄奘多媒體電子報》、《玄鋒報》等數位平台,並要求能呈現出實體版、網路版、離線版、手機版、iPad版等五版匯流之成果;對外,則要求同學成品必須能夠符合電子書等數位典藏型式所需,期能成為國內少數具有數位傳播競爭實力的新興科系。
1-1-2-1 優勢
1.學校全力支持設備購置
本校董事由熱心教育公益的宗教人士及在家居士組成,從創校迄今董事會捐助經費超過27億以上,用於購置校地、興建大樓及充實教學研究設備資源等。近年在教育部校務獎補助經費、教學卓越計畫經費以及學校經費的大力挹注下,改善教學軟硬體設備及圖書資源,包括e化教室、院系專業教室設備、自學中心及智慧型圖書館等。
學校對本系設施挹注甚多,包括數千萬的虛擬攝影棚、HD數位錄影機,以及固定的維修費用等,加上近期更新的剪輯軟硬體,尚符合教學需求。此外,本系尚有專用的數位廣播教室,配有廣播配音等級的設備;以及報紙專用的電腦教室與編輯教室,購置Adobe系統的Indisign 6.0排版系統與業界同步。此外,本系亦擬添購電子書的傳送系統,讓教學成品得以直接上線,建構本系數位典藏系統【如附件1-1-3,歷屆採購資本與修繕費】。
2.連續五年教學卓越
本校重視教師教學發展、學生學習核心能力,並推動課程規劃改革,提升教學品質管理,95年、96年、97年、98年及99年連續五年,均獲得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重點補助大學之一。尤其是課程TA輔助教學,每位老師依課程性質得以分配TA,減輕老師授課負擔,增加學生學習和輔導成效,此一策略已形成制度,持續強化教學品質【如附件1-1-4,歷屆TA名單與輔導紀錄】。
3.教師理論實務兼具
本系教師各具理論與實務專長。在實務方面,由傳播學院院長陳偉之領軍。陳偉之院長歷任《台視》、《中央日報》要職,兼具影音與報紙專業,並以其海外華人媒體專業建構本系與業界對接的專業平台。系主任杜聖聰歷任《中天電視台》、《環球電視台》、《中央廣播電台》、《勁報》、《新新聞》等媒體新聞主管,對於廣播、電視、報紙、雜誌均有多年實務歷練。
諸葛俊老師歷任《TVBS電視新聞台》、《三立電視新聞台》新聞部副理及《聯合晚報》、《中時晚報》、《自立晚報》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