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法艺术激活绛县城内村
在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有特长并不稀罕;但班子的两个主要领导都爱好书法艺术且小有成就,委实不多。山西省绛县城内村,不但党支部书记王云志、村委主任吉华民书法颇有造诣,而且以书法艺术为龙头,以文兴村,净化了城内村社会风气,促进了村庄各项事业的发展,使城内村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支排头兵,多次受到各级政府表彰:运城市委授予城内村党支部红旗党支部称号,绛县县委授予城内村党支部先进党支部称号。
“热”了文化阵地
山西省绛县城内村以书法艺术为纽带,狠抓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的建设。除村委有文化阵地外,不少居民组也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第2居民组自筹资金,历时1年,建起了集阅览、培训、会议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室,寓文体、集会、休闲于一体的24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每每晨曦未露,微风拂面,广场上,男女做操以健魄,老少结伴而徜徉。夜幕降临,霓虹灯闪烁,场内灯火辉煌,俊男靓女,舒细腰而曼舞,挺秀颈而歌扬……
他们在文化活动室还进行远程教育和政治、科技讲座,先后聘请原绛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崔治安,绛县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韩哲青,绛县县委党校讲师张爱军等辅导十七大文件、胡锦涛讲话、农村经济政策等专题讲座10余场(次);请农、林、牧等专家传授农业科技知识讲座百余场(次)。从2005年开始,利用周末和每年的寒暑假,请舞蹈、音乐教师靳晓霞和杨晓代课,相继培训了500余名拉丁舞舞者和钢琴手,并有许多人在县、市的音乐舞蹈大赛上获奖。举办绘画、剪纸、葫芦烫画、根雕、面塑、奇石等才艺比拼,涌现出一大批民间艺术能手。还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进行热火朝天的锣鼓、花鼓、秧歌、狮舞、高跷等社火表演,多次在本县夺魁。村里30人的花鼓队,不仅在市里出尽风头,而且在省城崭露头角,多次折桂。
“红”了喜庆盛事
以党支部书记王云志、村委主任吉华民为统领的书法爱好者,每逢节假日和村里举行重大活动、村民家有婚丧大事时,他们都会及时到场,挥毫泼墨,义务写标语、婚联和挽联,既烘托了事宜氛围,也为事主节省了开支,同时加深了与群众之间的感情。
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们联系实际生活自编楹联。针对过事时楹联几乎众联一词的现象,他们在撰联时,注重切人、切事、切时、切情。每逢主家过事前,他们都及早与其沟通,了解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然后抓住其特点,遣词造句,用心撰写。至于村里的重大活动,他们更是因时因地制宜,潜心遣词造句,认真推敲,使所编楹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011年7月1日,村里举办建党90周年书画展,参与者达七八十人,展出作品208幅,县、镇许多领导到场观摩,周边不少县的书画专家前来祝贺。展览那天,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的门楣上、立柱上,楹联映红,闪金溢彩:“七一佳节,广场激扬发展志;九十华诞,城内再绘腾飞图”、“画室擦染勾皴,精描城内山水;文房横捺竖点,巧仿兰亭神韵”、“城内展书画,尽把乾坤收眼底;广场聚人文,且将日月揽怀中”、“绘松梅虫鸟,丹青永在;书篆隶楷行,翰墨常新”、“书坛打擂试比高下;画苑竞技力决雌雄”、“老农不俗,纵览文坛画世界;痴心未减,追寻雅趣书春秋”……这些对联,不仅对仗工整,有一定艺术水准,而且贴切生动,耐人回味,引起了参观者的啧啧称赞。
“正”了民风民情
绛县城内村的文化阵地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文化渠道,使农村丰富的传统文化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他们进一步狠抓创建活动,抓住农民群众实际利益的关切点,把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在全面倡导知荣辱、树新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同时,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制订《村规民约》,然后印发到户,使之成为村民行为规范的准则。二是着力打造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文明新村。物质文明的不断丰富,带动了群众精神文明的需求,过去懒散的生活状态得到了彻底的改变,摸牌赌博、封建迷信现象已基本杜绝,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三是下力扶持困难群众,给20余户困难群众办理了农村低保,帮助5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全村98%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四是开展道德讲堂、村风文明岗、文明新风城内行、文明家庭、五好村民等特色系列活动,涌现出50多个文明家庭和120余名模范个人。第9居民组70多岁的裴英翠老人,两个妯娌分别在北京和太原生活,她不顾本人年迈体弱,几十年如一日地担负起照料婆婆的重担,任劳任怨。如今婆婆已102岁,还身板硬朗,精神矍铄。裴英翠实至名归地成为“好媳妇”。通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和公德教育,有效增强了农民的法制观念、道德观念和文明意识。第5居民组有个村民10多年前曾因触犯刑律被判刑3年,这些年,通过村里的积极教育,从事冷库贮存和蔬菜贩运,年收入4万元以上,走上了勤劳致富路。
“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