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丝绸货币职能的演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中国古代丝绸货币职能的演变 2011年3月12日。万事利集团 第一讲:丝绸天然是货币 第二讲:战国晚期“布”成为法定货币 第三讲:西汉时期“帛”的货币职能 第四讲:东汉时期“缣”货币职能的增强 第五讲:魏晋南北朝时期“绢”货币职能更为重要 第六讲:隋、唐时期“绫”、“罗”、“绢”是法定货币 第一讲 丝绸天然是货币 马克思说: “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但是,货币的产生比冶炼业更为久远。在我们的祖先远没有掌握冶炼术的时代,丝织业就已经兴起,在古汉语中,丝织品就被称之为“币”。青铜时代之前,新石器时代之后,应该存在着一个丝绸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要用丝绸来链接,丝织品被称之为“币”,是作为礼品流通的。同时,丝织品也是作为财富贮藏的。 我国的青铜钱币产生于周朝。而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丝、蚕、桑、货、币等字。 1、什么是货币? 货:财也。币:帛也。 货:字意倾向价值储藏。币:字意倾向价值流通。 丝织品作为财富贮藏和礼品价值流通是我国远古时代典型的古汉语中的货币。 币:本缯帛之名。因车马玉帛同为聘享之礼,故浑言之称币。 到了汉代,货的现代货币概念有所加强。《汉书·食货志》: “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 因此,在我国远古时代: 丝绸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丝绸。 2、什么是丝绸? 丝:蚕所吐也。凡丝之属皆从丝。 绸:缪也。用绳索紧紧缠缚。 《诗经·豳风·鸱鴞》(chixiao) 迨天之未阴雨, 彻彼桑土 , 绸缪牖户。 (you) 《诗经·唐风·绸缪》 绸缪束薪, 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 见此良人? 缪:枲之十絜也。(洗:大麻的雄株。)(音节,意束) 因此: 丝绸:是编织密实的丝织品。 此外,与丝织品几乎同时出现的是麻织品。 布:枲织也。即麻织品。 丝织品多种多样: 帛:缯也。丝织品的总称。 缯:帛也。丝织品的总称。 缣:并丝缯也。 绢:麦茎青色的缯。 绫:布帛之细说绫。细薄的布帛。 绮:文缯也。(音齐) 绨:厚缯也。(音梯) 练:湅缯也。 煮丝令熟曰练。用米汤浆过。(lian) 缟:白色细绢。 紬:大丝缯也。(音抽) 缦:无文缯也。 素:湅缯,无文采者。 繍:五采备也。 繪:会五采繍也。 緀:有贝壳花纹的丝织品。 缙:帛赤白色也。 綪:赤缯也。(音欠) 缇:帛丹黄也。(音提) 縓:帛赤黄色。(音全) 绀:帛深青扬赤色。(音干) 綥:帛苍艾色。(音七) 繰:帛如绀色。(音造) 緇:帛黑色。(音资) 纔:帛雀头色。黑多赤少。(音山) 从丝绸时代到出现丝绸之路。 周朝青铜钱币的出现,逐步替代丝绸的流通作用。但是,丝绸仍然的重要的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连接着社会人们的经济关系。汉武帝开通西域,出现了丝绸之路,丝绸就成为连接世界经济关系的重要纽带。 第二讲 战国晚期“布”成为 法定货币 战国时期,平民百姓身穿的衣服大多使用麻布或葛布裁缝而成,而王公贵族身穿的衣服可以使用丝帛制作,所以平民也被称之为“布衣”。当时棉布还没有出现,只有麻布和葛布。《说文解字》曰:“布:枲织也。” 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译》,岳麓书社,1997年版 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译》,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1057页。 一、“布”作为流通货币的法律 战国晚期秦国的法律,针对“布”的货币形制、质量要求、单位价值和法定流通能力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1、货币形制和质量要求 秦国的法律规定了“布”的货币形制和质量要求。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云: 布袤八尺,福(幅)广二尺五寸。布恶,其广袤不如式者,不行。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56页。 “布”的货币形制为长8尺,宽2尺5寸。“布”的质量不好,或者形制达不到法定标准者,不得作为货币流通。战国晚期秦国1尺相当于现代23.1厘米,8尺相当于现代184.8厘米;2尺5寸相当于现代57.75厘米。因此,当时符合法定货币形制要求的“布”的面积为现代10,672.2平方厘米,即1.06722平方米 2、单位价值 秦国的法律还规定了“布”的单位价值。“布”的货币单位仍称之为“布”,每“布”的价值可以用当时流通中的铜钱的数量来表示。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云: “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56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56页。 秦国的法律规定,1单位“布”的流通价值相当于11枚铜钱。当时流通的铜钱是青铜铸造的半两钱,即铭文“半两”的铜钱,法定重量半两,即12铢,实际重量在战国晚期已经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