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Mar. 2018 / No. 2/
文化史研究
我国黄瓜、丝瓜起源考
程 杰*
[摘 要] 黄瓜的传入应与东汉以来佛教的传入有关,十六国时期的译经中已有“胡瓜”之名,隋
炀帝时改名黄瓜。受佛经对其性味负面说法的影响,长期未获重视。南宋以来,种植、食用逐渐普遍
起来,且由早期食用老瓜转为以食用嫩瓜为主。我国宋以前无任何丝瓜迹象,北宋后期以来始见记载。
其别名“鱼际”或为外来音译,传入我国当在北宋中期或稍前。宋人有关记载多出福建、浙江,此后地
方志的记载也以此两省最多,两广方志多称从福建引入。由此可见,丝瓜当是入宋后,随着闽、浙一带
对外交通贸易的兴起而由海上传入。
[关键词] 黄瓜;丝瓜;物种;起源;外来
黄瓜、丝瓜都是分布较广的蔬菜作物,一般认为原产于亚洲南部,尤其是印度为中心的喜马拉
雅山南麓广阔地带。虽然近百年来,我国云南也曾有过野生丝瓜的报道,但就古籍相关记载看,我
国黄瓜、丝瓜的种植较之甜瓜、冬瓜等本土传统瓜类作物要晚得多,显属外来物种。而具体的引入
时间和相关情况,农史学者虽多涉及,但由于直接资料极其有限,一时都言之难明。笔者接着前贤
时彦的工作,广泛搜集资料,细加梳理考察,力求对我国黄瓜、丝瓜的物种起源问题有一些更切实、
具体的认识。
一、 我国黄瓜的起源及食用演变
黄瓜本名胡瓜,为外来作物。今有关科学研究表明,印度种植黄瓜历史悠久,最有可能是其原产
a b
地 。《本草纲目》称“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胡瓜” ,此说未明出处,当凭空而来,想其当然,不足为
据。但黄瓜来华的时间,不在两汉,也不会晚于魏晋。《道藏》本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讲饮食避忌
时称“真人言”:“胡瓜合羊肉食之发热。”c该书或疑出初唐孙思邈,今人多归南朝梁陶弘景(456—
536),并认其内容多辑自魏晋张湛《养生集》、道林《摄生论》、翟平《养生术》、黄山《黄山子》《黄山君
* 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97。
a参见[英]德空多尔:《农艺植物考源》,俞德浚、蔡希陶编译,胡先骕校订,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第141—142页;
[日]星川清親:《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段传德、丁法元译,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81年,第62页;安志信、孟庆良、刘文明:
《黄瓜的起源和传播初析》,《长江蔬菜》2006年第1期;林德佩:《黄瓜植物的起源和分类研究进展》,《中国瓜菜》2017年第7期。
b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八,李贵迁等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年。
c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明正统《道藏》本。
047
a
诀》等书 。这段标明“真人”的饮食养生之言,应属陶弘景本人,也就是说在中土文献中,至迟在梁陶
弘景时代已经出现“胡瓜”之名,且已有一定的食用经验。
黄瓜传入的途径很可能与佛教来华有关。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四分律》卷四十三:“诸比丘在不
净地种胡瓜、甘蔗、菜,枝叶覆净地,比丘不知为净不,佛言不净。时有在净地种胡瓜、甘蔗、菜,枝叶
覆不净地,不知为净不,佛言净。”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譬如胡瓜名为热病,何以故?
能为热病作因缘,故十二因缘亦复如是。”前者是说佛徒修身,如种胡瓜、甘蔗和蔬菜,立身净则净。
后者以胡瓜食用必发热病可以为名,比喻十二因缘总具佛性。两部经书均译于十六国时期中叶,两位
主译者为后秦(384—417)、北凉(397—439)时受邀来华译经传教的印度和罽宾(今克什米尔一带)
人。可见胡瓜之名源自译经,胡瓜即黄瓜是佛经中一个重要的譬喻或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明李元阳本《论语注疏解经》析论.pdf
- 明中后期诗坛与地域文化概观.pdf
- 南京民国城市空间段落的振兴 ——以城市有机集中发展理论为视角.pdf
- 徘徊在中庸与极端之间——16 —17 世纪英国宗教政策特点辨析.pdf
- 培养教师的全球素养:美国的举措及启示.pdf
- 品德概念新探.pdf
- 评白鸟库吉与顾颉刚对“尧舜禹”传说的价值判定.pdf
- 破解“之乎者也”千古之迷 ——文言语气词非口语说.pdf
- 企业社会责任的责任性质与立法选择.pdf
- 欠发达地区高校人才流失问题研究.pdf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影响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眼科医疗器械技术升级与市场潜力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服务业在新兴经济中的产业政策效应评估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粤教版地方综合课程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生物防治技术在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报告.docx
- 金融科技与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区块链溯源应用.docx
- 网络文学国际市场拓展:2025年文化传播策略与品牌推广研究.docx
- 面向2025年的新能源企业碳资产管理培训与推广策略报告.docx
- 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在2025年的运营成本控制与市场竞争力分析报告.docx
- 超精密加工技术在2025年半导体制造中的高精度材料处理与优化应用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