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现场救护概述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事故现场救护与应急自救 2、现代救护的特点 现代救护: 事发现场对病患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护。 第一目击者(first responder): 现场提供救护之人。 3、救护体系 中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急诊——重症病房 北京的急救中心:5 ~ 10min 发达国家急救时间:4 ~ 7min 4、现场评估 事故现场特点: —现场混乱; —医疗救护条件不足; —灾后瞬间可能出现大批伤员 ; —伤情复杂; —现场交通通信不便; —同时出现大量伤员,而且危重伤员居多。 5、现场救护评估 — 评估情况 — 保障安全 — 个人防护设备 6、现场救护的原则 “先救命,后治伤” —迅速判断致命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循环稳定; —呼吸心跳骤停立即CPR。 伤员检伤分类 危重伤员:如无心跳; 重伤员:如脑外伤、开放骨折; 轻伤员:如皮肤软组织挫伤。 抢救顺序:危重伤员 重伤员 轻伤员 1)地—清楚地址 2)物—明显目标 3)人—伤患状况 4)事—已做处理 5)时—发生时间 伤患的初步评估 意识状况 ** 呼吸道/颈椎 呼吸状况 循环体征/出血 瞳孔反应 急救一般注意事項(一) 指挥镇定有序; 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 迅速寻求医疗资源; 确定安全无误; 尽量不移动伤患; 快速评估伤患; 决定处理优先顺序 迅速急救 急救一般注意事項(二) 患者的正确姿势 减轻伤者焦虑 预防休克 随时观察伤者生命指征 保持环境安静 6、火灾现场救护 烧伤的程度 (1)第一度:表皮外层; (2)第二度:表皮内层至真皮(起水泡); (3)第三度:整层皮肤。 灼烫伤处理 沖─清水冲洗至少三十分 脫─以剪刀除去束缚衣物 泡─等待送医前继续泡水 盖─盖上清洁布料或紗布 送─立即送急诊紧急处置。 烧伤救护注意事项: (1)冷清水冲洗伤处,严重烧伤呼救; (2)水泡不能刺破; (3)二度烧伤伤处表面不能涂任何油脂    或药膏。 6、火灾现场救护 火场窒息或中毒的救护: (1)迅速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 (2)对已出现窒息者,速送医院治疗 (3)对呼吸、心跳骤停者实施心肺复苏救生术 火场骨折救护:  先固定、再搬运 地震自救 保持镇静别慌张,小开间快往里藏; 手抓靠垫保护脑,赶快贴紧承重墙; 拔掉电源关煤气,禁止靠近玻璃窗; 双手抱肩带口罩,听从指挥离现场; 出逃莫用打火机,瓦斯爆炸把人伤。 远离招牌电线杆,地下通道高架桥。 地震时互救: 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 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 外援抢救队伍应当首先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是医院、学校、旅社、招待所等人员密集的地方。 救援方法: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挖; 对于埋压废虚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 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 ?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救治,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和医疗点。 现场救援的常用技术 1、心肺复苏(CPR) 2、止血 3、包扎 4、骨折固定 5、搬运 心肺复苏(CPR) 定义:结合人工呼吸与心外挤压二种技术,对生命危急之病患所采取的急救方式。 目的:为恢复患者循环与呼吸功能 适应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或/及心脏活动停止。 心肺复苏(CPR) 三大步骤ABC(8小步): 第一大步骤、A(airway):打开气道 1)确定意识状况 2)呼救 3)抢救体位 4)畅通呼吸道 A:打开呼吸道 心肺复苏(CPR) 第二大步骤B(Breathing):人工呼吸 5)判断呼吸(一听二看三感觉) 6)人工呼吸 判 断 呼 吸 耳朵靠近伤员口鼻 看-胸部起伏 听-吐气声 感觉-气吹到脸上 B:人工呼吸 1)拇指与食指捏住鼻子 2)口对口或口对面罩 3)平稳吹气约2秒钟 4)吹气量以明显看到胸部起伏即可 口对口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CPR) 第三大步骤C(Circulation):人工循环 7)判断循环体征:触摸颈动脉; 8)胸外心脏挤压(单人15:2;双人5:1)。 心外按摩方式 C:心外按摩(成人) 让病人平躺硬板上; 找到按摩位置:兩乳头间胸骨上(胸骨下半段); 双手掌根重叠放在胸骨上,以掌根施力; 手肘绷直,以身休重量垂直下压4-5cm; 维持平稳力气与速率(每分钟100次); 放松时不可用力,掌根不可离开胸骨。 心肺复苏(CPR) 有条件情况下实施 第四步D(Defiberillator) 除颤 有数据表明:猝死病人心跳停止前室颤发生率为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