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微生物对重金属和类金属的转化 冶炼和采矿工业是向环境中释放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的主要污染源。 对人畜毒害大的污染元素有汞、砷、硒、镉、铅、铬、镍、钼、锌等元素 重金属生物的致毒作用有3个特点: ①致毒浓度低,如汞、镉等致毒浓度在1-10mg/kg以下; ②通过食物链积累重金属,造成慢性中毒 ; ③有些重金属经微生物作用可转化成毒性更强的化合物。 高浓度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毒性效应 对微生物群体的影响 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毒性 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变少;影响微生物群体的稳定性。 对微生物生长影响最大的重金属:Ni、Zn、Pb、Al、Fe、Mn等 高浓度的重金属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损害呼吸作用、使细胞形态异常、使细胞裂解; 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动力学、抗生素活性、孢子萌发、光合作用、转录、翻译、转化、适应、微生物与植物相互关系、微生物之间相互关系和土壤微生物活性; 不同属的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敏感性不同;同一微生物处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重金属的敏感性不同;各种重金属对同一种微生物的毒性也表现出不同的强弱。 重金属对微生物的致毒机理 是抗代谢物(抗代谢物是指能抑制机体代谢某一反应或某一过程的物质 ); 很容易与细胞膜结合,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 与基本代谢物形成沉淀物,使这些代谢物不能被细胞利用; 取代了一些酶的重要元素,干扰酶和细胞的正常功能(最主要); 许多重金属对其他生物配位体,如磷酸、嘌呤、嘧啶和核酸有强烈的亲和力; 很容易损伤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从而影响ATP的产生(如Hg)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和转化作用 减少吸收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镉(Cd)的抗性; 增加排除,以降低细胞内的重金属浓度, 芽孢杆菌对铜的抗性 吸附与积累 有些微生物可吸收重金属并在细胞表面积累,从而达到减少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有些酵母菌可以吸附很多重金属(如铅、金、银、镍、铀等)或它们的离子,吸附量甚至可达到细胞干重的90%,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和转化作用 产生硫化氢与重金属结合形成沉淀,是非专一性的; 如硫酸盐还原菌即可产生硫化氢结合Fe2+等离子 产生大分子有机物(主要为蛋白质和核酸),与重金属结合形成沉淀,具有很高的专一性的; 如大肠杆菌的抗铜作用即是如此,它可以分泌能结合铜离子的蛋白质,从而降低了铜离子的有效浓度。 还原作用,使重金属从毒性较高的价态还原到毒性较低的价态; 例如对汞的抗性(大肠杆菌、假单胞菌、芽孢杆菌 等) 氧化作用(As3+ 氧化成As5+ ) 一、汞 毒性:烷基汞有机汞金属汞无机汞 微生物转化汞 甲基化作用:无机汞变成甲基汞 甲基传递体:甲基钴胺素 微生物:甲烷菌、大肠杆菌等 还原作用:有机汞、无机汞还原为元素汞 微生物:假单胞菌 应用:回收废水中的有机汞、无机汞 二、砷 微生物转化: (一)甲基化作用:生成甲基砷 气味:大蒜 微生物:真菌,甲烷杆菌,普通脱硫弧菌 (二)参与As3+、As5+之间的转化 1. As3+氧化成As5+ 2. As5+还原成As3+ 三、硒:有机硒矿化成无机硒;甲基化;还原成元素硒 四、碲:甲基化;还原作用 五、铅:甲基化 六、锡:甲基化;分解 七、其他重金属:镉、钚、铂、锑、铊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帮助转化铀和其它一些放射性金属物质 Desulfovibrio vulgaris, 帮助修复铀和铬等重金属污染; Shewanella oneidensis 去除铬、铀等环境有毒金属; 环境微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学 侯森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 第七章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 生物降解与生物转化 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微生物对重金属与类金属的转化 一、概念 生物降解:复杂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变成结构胶简单化合物或被完全分解的过程。 生物转化:通过微生物代谢导致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发生某种改变、生成新化合物的过程。 第一节 概述 二、微生物降解转化污染物的巨大潜力 代谢类型多样 代谢速率快 适应性强 质粒的存在 共代谢作用 三、有机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 污染物降解途径:物理、化学、生物 (一)可生物降解性(BOD5/COD) 可生物降解物质:单糖等 难生物降解物质:纤维素等 不可生物降解物质:塑料等 (二)可生物降解性的测定 基质的可生物氧化率 呼吸测定仪 BOD5/COD 基质的生化呼吸曲线 微生物降解实验 土壤消毒实验 培养液中降解实验 三、有机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 (二)可生物降解性的测定 其他方法与指标 脱氢酶活性 ATP 同位素标记 放射性同位素 稳定性同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驾照科目一考试题库(完整版).doc VIP
- 图像传感器ccdcmos.ppt VIP
- 美剧剧本绝望主妇台词本中英文对照精排版第一季第一集.pdf VIP
- CCDCMOS原理介绍讲义..ppt VIP
- 【生物】免疫与免疫规划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pptx VIP
- 驾照科目一考试题库(完整版).doc VIP
- 综合实践 记录我的一天 分享我的一天(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2024).docx VIP
- CCDCMOS的成像原理.docx VIP
- 古罗马法律案例(3篇).docx
- 8.2.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