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创新华语文教学之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ii 人文藝術創新華語文教學之探析:以歌唱學華語和繪畫習漢字為例 廖惠蓮 開南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研究生 2010liaohl@ 摘要 教學是一種藝術,亦是一項科學。在數位學習時代,多元文化融合創新的教材教學設計,擇優協助學習者有效的學習是核心、是關鍵。近年來中國熱帶動華語熱,大量的人口學習華語乃因中國崛起,世界各國與之互動多元。無論是政治、教育、經濟、文化、體育、衛生、生活總體面貌都與藝術與人文相關,如何運用創新的多元觀念選擇學習教材和創新方法策略,激活學習的興趣,提高華語學習聽、說、讀、寫的目標相當重要。又如何幫助學習者增進學習漢字的效益,必須提升創意和學習方法。 王曉音(2007)《唱新歌學漢語》,周健(2006)《漢語課堂教學技巧與遊戲》,黃沛榮(2003)《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學者專家認為,學習華語文,不僅是語言、詞彙、語法、修辭、話題等語言知識的累積,還要完成語言技能交際溝通的功能,把所學的詞彙、句子編入劇本,在舞台上快樂的演出,歌唱、表演,可以幫助學習者快速提高華語應用的能力,同時在表演或遊戲過程中薰陶享受,多元使用真實生活的華文語料,體現華語文使用的廣度。以歌唱學說華語,用繪畫習寫漢字,在課堂上取材表演練習,寓教於樂,樂趣無窮。本研究定名為「人文藝術創新華語文教學之探析:以歌唱學華語和繪畫習漢字為例」試圖以實地訪察及個人實作客觀且完整的分析與歸納,以推動華語文教育融入人文藝術跨領域發展研究,從藝文活動跨領域作華語文教學連結,完成系統化華語文學習的模式,亦符合「功能-結構-文化」的創新語言學習模式。 析言之,本研究主要目的包括下列五項: 一、瞭解藝術與人文的總體面貌。 二、探討人文藝術與華語文的相關結合。 三、透過歌唱、繪畫、語文遊戲,促進華語文教學。 四、配合藝術人文教育,提高華語文教育之面向。 五、開拓整體視角,並做數位華語學習連結之省思與建議。 本研究秉持質的研究精神與客觀實地訪察實踐,兼具文獻內容考據資料多元探究。除了以真實面貌呈現華語文實用生活的學習方式,亦加強運用策略,以提昇學習者之華語文能力,希望保持學習者的興趣永續經營。寫漢字像繪畫,說華語像唱歌,漢字的目視形體美和華語的韻律美帶來樂趣和滿足。活生生的語言注入生命力,成了語言的活水源頭,反映出中華文化豐富多元的生活內涵,亦呈現華語文學習的風采。 關鍵字:人文藝術、華語文教學、創新語言學習 On Analyzing Innovation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andarin by Singing and Drawing Abstract Teaching is an art, it is also a science. Learning is important by means of digital programs. We design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y include humanities and arts.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is an excellent language, because a lot of people learn to speak Chinese in order to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in China. They can do many things in political, educational, economic, cultural aspects.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They improve the goal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ccording to humanities and arts. We often use a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effective strategies. Wang Xiao Yin(2007): “Learning Chinese by Singing”, Zhou Jian(2006),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Chinese”. These scholars believe that learning Chinese is not only to learn the vocabulary, the grammar, the rhetoric and topics, but also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people. We can help learners to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