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构造设计不足与裂缝控制技术PPT.ppt

外墙保温构造设计不足与裂缝控制技术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6 外墙外保温构造设计存在的不足与裂缝控制技术 6.1 概述 就太阳辐射及环境温度变化对其影响来说,置于保温层之上的抗裂防护层只有3~20㎜,且保温材料具有较大的热阻,故在得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外保温抗裂防护层温度变化速度比无保温情况下主体外墙温度变化速度提高8~30倍。因此抗裂防护层的柔韧性和耐候性对外保温体系的抗裂性能起着关键作用。故要求在构造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热应力、水、风、火及地震力的影响。 外墙外保温面层有害裂缝与无害裂缝评级标准 差 4 — 5 ≥0.5 ≥200 3 5劣 差 >10 中 3 ≤10 ≤5 0.2~0.49 100~199 3 4差 中 >10 良 2 ≤10 ≤5 0.1~0.19 50~99 3 3中 优 >10 优 1 ≤10 ≤5 0.05~0.09 20~49 3 2良 优 0 — — 不可见 0~19 3 1优 占总面积 (﹪) 局部 (条/40㎡) 经一冬一夏保温墙 面评 定标准 空鼓状况 (处/40㎡) 面积发生率 宽度 (㎜) 裂缝长度(含分格缝中发生的 裂缝)(㎜) 检验时间 (月) 等级 6.2 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构造设计 1 构造设计 将聚苯板用黏贴的方式(也有加锚栓辅助固定的)固定在墙体的外侧,然后在保温板上抹抹面砂浆并将增强网铺压在抹面砂浆中。 2 存在的不足 相当数量的工程在3个月即出现超过4级的裂缝。而经过一年,很多板缝处的裂缝超过1 mm。 3 原因分析 (1)膨胀聚苯板在自然环境中的自身收缩变形时间长达60天,试验证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42天或60℃蒸汽养护条件下5天的自身收缩变形已完成99%以上。但在实际工程使用时大多数达不到这一要求,造成膨胀聚苯板上墙后继续收缩,应力集中在板缝处,对黏附在膨胀聚苯板上的防护层产生拉应力而造成面层开裂。另外膨胀聚苯板在昼夜及季节变化发生热胀冷缩、湿胀干缩时也会在板缝处集中产生变形应力。 挤塑聚苯板比膨胀聚苯板密度大、强度高,自身变形及温差变形而产生的变形应力也大,与膨胀聚苯板相比更易造成板缝处开裂。 (2)膨胀聚苯板的固定通常采用纯点粘或框粘。采用纯点粘时,该体系存在整体贯通的空腔;即便是框粘时由于必须留有排气孔,每块板的空腔通过排气孔及板缝仍是贯通的,当建筑物垂直度偏差通过粘接点粘结砂浆厚度来调整时,特别是墙体偏差较大时,空腔的大小是不确定的。在正负风压(挤或拉)的作用下极易造成板缝处开裂。 极端情况下负风压甚至会将保温板掀掉。 (3)由于该体系聚苯板保温层外仅有3 mm的抗裂砂浆复合网格布,且膨胀聚苯板与抗裂砂浆的导热系数相差22倍【膨胀聚苯板的导热系数为0.042W/(m.K),抗裂砂浆的导热系数为0.93W/(m.K)】,故热量不易通过传导扩散。当受太阳直射时热量积聚在抗裂砂浆层,其表面温度高达50~70℃,部分地区甚至可达80℃,遇突然降雨降温温度会降至15℃左右。这样的温差变化以及受昼夜和季节室外气温的影响,对抹面砂浆的柔韧性和网格布的耐久性要求相当高。 另外当聚苯板的温度超过70℃时,聚苯板会产生不可逆热收缩变形,造成较为严重的开裂变形。 4 基层处理及保温层在基层上的 粘结/固定方法 (1)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应符合外保温工程对基层的允许偏差项目的质量要求; (2)基层表面不得含有妨碍粘结的物质,并应进行界面处理; (3)所用的胶黏剂应达到外保温技术对产品的质量、性能要求(基层与胶黏剂的拉伸粘结强度应不低于0.3Mpa);采用机械固定时锚固件的埋设深度和锚固数量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4)粘结面积应符合规范要求(粘结界面脱开面积不大于50%); (5)基层墙面不宜过于干燥,也不宜在雨后墙面含水量过大的情况下施工。 (6)抗裂防护层应采用镀锌四角网加强结构,通过绑扎或锚固的方式与基层结构连接(热镀锌四角网的孔径不宜大于面砖短边的1/2。施工时应先抹一遍抗裂砂浆,然后铺设、锚固四角网,再抹第二遍抗裂砂浆将四角网包覆)。整个抗裂防护层厚度宜控制在8~15㎜,厚度太薄强度不够,厚度太厚,造价提高且荷载增大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