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俢第八新节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ppt

思俢第八新节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ppt

  1. 1、本文档共2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俢第八新节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犯罪预备的法律后果 刑法第22条第2款: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2)犯罪未遂 刑法第23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 犯罪未遂的特征 第一,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第二,犯罪未得逞 第三,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 * 犯罪未得逞,是指犯罪行为没有全部完成,还不具备刑法规定的构成某种具体犯罪的全部要件。 犯罪未遂的法律后果 刑法第23条第2款: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3)犯罪中止 刑法第24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 犯罪中止的特征 * 主观上 客观上 时间上 结果上 中止犯罪的决意 行为人中止了犯罪行为 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有效防止了犯罪结果发生 犯罪中止的法律后果 刑法第24条第2款: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4)犯罪既遂 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 案例分析   郭某,男,25岁,无业。某晚,郭某潜入某商店仓库内,盗得衣服30余件,价值5000余元。郭某将所盗衣物装入一布袋中,跳窗出库,当准备跳出院墙时,被保安抓住,扭送公安机关,所盗衣物全部交回。问:   郭某的盗窃行为是盗窃既遂还是未遂?为什么? * (四)共同犯罪 1、内涵 2、条件 3、种类 * 1、内涵 刑法第25条: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 2、条件 (1)主体——两人以上 (2)主观方面——有共同的故意 (3)客观上——有共同的行为 * 刑法第19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情形: 又聋又哑——只聋不哑或只哑不聋的人不适用; 盲人 * 影响刑事责任能力因素之三:生理缺陷 * 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年龄 精神状态 生理缺陷 相对负刑责年龄 完全不负刑责年龄 相对负刑责精神病人 完全不负刑责精神病人 完全负刑责年龄 完全负刑责精神病人 又聋又哑或盲人 X 14 14 ≤ X 16 X ≥16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刑事责任能力程度划分 * 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 完全刑责能力人 减轻刑责能力人 相对刑责能力人 完全无刑责能力人 年满18周岁、精神正常、无生理缺陷 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8大类犯罪,精神正常 未满14周岁或精神完全失常 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精神不完全正常;有生理缺陷 犯罪构成要件之二:主观方面 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罪过。 罪过属于心理态度的范畴,由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构成。 罪过又属于刑法学概念,是指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它直接反映行为人对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悖反态度。 包括故意和过失。 * 犯罪构成主观方面(罪过)法律规定 * 刑法第14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刑法第15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至发生这种危害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罪过因素 认识因素: 意志因素: * 行为人 对自己行为性质、后果及其他相关因素的认识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引起的危害结果的态度 犯罪故意 * 希望 想尽办法排除妨碍,追求结果发生 放任 既不采取措施排除妨碍,也不采取措施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一定或可能发生危害结果 明知、会 * 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 预见但轻信 能够避免 无认识 有认识 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 否定态度 疏忽大意过失 过于自信过失 犯罪过失 应当-承担着特定义务及预见可能性 轻信:高估有利条件而低估不利条件 法律规定; 职务、业务要求; 公共生活准则的要求; * 义务来源 意外事件 刑法第16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犯罪主观要件(罪过)的缺失 * * 罪过形式 过失 故意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疏忽大意 过于自信 积极追求危害后果产生 放任危害后果产生 没有尽到应尽义务 高估有利条件低估不利条件 有认识 无认识 违背其意志 不违背其意志 犯罪构成要

文档评论(0)

robert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