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毒性出血热 一类由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出血、休克、多器官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严重急性传染病。 病毒性出血热具有较高病死率。 病毒性出血热的病原 主要为4个病毒科 沙粒病毒科 布尼亚病毒科 黄病毒科 丝状病毒科 均为有包膜单链RNA病毒 动物或昆虫作为宿主和媒介 2009-2010年,在河南、湖北和山东等地一些丘陵、山区相继出现病原不明症状类似的病人,主要表现为发热、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多脏器功能损伤等,少数重症病例死亡。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对该新发传染病加强监测,利用未知病原快速筛查技术体系,在湖北和山东3名患者血清中同时发现新病毒基因序列。 从湖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辽宁6省病人血清标本中分离到20株同种病毒。 解析了6省11株新病毒全基因组信息。 并从70% 急性期病人血清中检测到病毒RNA。 确诊病人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转阳或4倍增高。 鉴定新病毒 研究工作从病原体分离鉴定到病因关系的论证,成功确定该新发传染病病原为: 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新病毒 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 SFTSV) SFTSV一般生物学特性 SFTSV人感染后可出现病毒血症,从早期病人血清中可分离到病毒,病毒感染细胞谱较广,培养上清超滤浓缩后经蔗糖密度剃度离心可获得纯化的病毒颗粒,在电镜下呈球形或椭球形,直径约80~100nm。病毒颗粒有双层脂质包膜,包膜表面有糖蛋白形成的突起,内有病毒基因组与核蛋白形成的核衣壳结构。 目前国际上公认将白蛉病毒属病毒分成两大组,一组是对人类致病的,如立夫特谷热病毒等,另一组一般对人类不致病,如乌库病毒等,新发现的SFTSV为白蛉病毒属第三组病毒。 SFTSV感染流行病学特征 我国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东、江苏、安徽、辽宁、浙江、江西8省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多散发于呈丘陵地貌的农村地区,呈散在分布。 发病时间一般开始于3月,高峰期在5-7月份,可延续至11月份。 SFTSV易感人群年龄分布在39-83岁之间,其中50岁以上患者占75%;没有明显性别差别。 宿主和媒介 SFTSV传播媒介主要是蜱虫,人类可通过蜱虫叮咬而得病,已从长角血蜱中分离到SFTS病毒,其核酸序列与人源病毒具有95%左右同源性。 SFTSV宿主范围较广,病毒可感染牛、羊、狗等脊椎动物和蜱等节肢动物,在牛、羊、狗、鸡、猪血清中存在SFTS布尼亚病毒抗体,并已从牛、羊、狗中分离到病毒。 发现SFTS死亡病人血清中病毒载量可达107TCID50,直接接触高感染性病人血液可导致人-人直接传播。 SFTS临床特征及致病机理 SFTS患者没有特异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和胃肠消化道症状,可见局部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化验常见血小板减少(100%)和白细胞减少(99%)。 大多数患者很快发展为多器官功能异常,表现为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升高。 常见蛋白尿(84%)和血尿(59%)。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淤斑、消化道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幸存者中病毒载量多在发病后7天开始下降,但病死者其病毒载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可发生经血液人-人传播。 在发病第7-13天,血清病毒载量、血清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异常提示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出血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DIC、MOF及血清中组织酶升高。病死率约12%左右。 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致病机理尚待更多的临床数据和实验室研究进行阐明。选取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不同预后的患者,利用Luminex技术平台,检测了27种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并通过标准曲线对每种因子进行定量。 研究结果显示SFTS患者急性期血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1-RA,IL-6,IL-8,IL-10,MCP-1,G-CSF及IP-10水平大幅度提升,而PDGF-BB和RNATES水平则显著降低,且病毒载量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具有相关性。 研究结果提示高病毒载量可能会导致危重病人的严重病理变化,而促炎性细胞因子异常可能与SFTS症状加重有关。 在SFTS患者血清中几乎检测不出γ干扰素。已有的布尼亚病毒的研究认为,布尼亚病毒科的病毒通常不能有效促进抗病毒复制的干扰素生成,有些非结构蛋白具有拮抗干扰素的作用。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