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扭构件的扭曲截面承载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1 第 8 章 受扭构件的扭曲截面承载力 8.1 概 述 工程结构中,处于纯扭矩作用的情况是很少的,绝大多数都是处于弯矩、剪力、扭矩共同作用下的复合受扭情况。 1.平衡扭转 图8-1(a) 静定的受扭构件,由荷载产生的扭矩是由构件的静力平衡条件确定而与扭转构件的扭转刚度无关的,称为平衡扭转。 2.协调扭转 图8-1(b) 超静定受扭构件,作用在构件上的扭矩除了静力平衡条件以外,还必须由相邻构件的变形协调条件才能确定的,称为协调扭转。 8.2 纯扭构件试验研究 8.2.1 裂缝出现前的性能 图8-2 裂缝出现前,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受力性能,大体上符合圣维南弹性扭转理论。 在扭矩较小时,其扭矩-扭转角曲线为直线;当扭矩稍大至接近开裂扭矩Tcr 时,扭矩-扭转角曲线偏离了原直线。 8.2.2 裂缝出现后的性能 1.裂缝出现后,构件截面的扭转刚度降低较大,当受扭钢筋用量愈少,构件截面 的扭转刚度降低愈多; 图8-3 试验研究表明,裂缝出现后,在带有裂缝的混凝土和钢筋共同组成新的受力体系中,混凝土受压,受扭纵筋和箍筋均受拉。 2.初始裂缝一般发生在截面长边的中点附近且与构件轴线约呈450角。此后,这条初始裂缝逐渐向两边缘延伸并相继出现许多新的螺旋形裂缝; 图8-4此后,在扭矩作用下,混凝土和钢筋应力不断增长,直至构件破坏。图8-5 3.受扭破坏形态 与受扭纵筋和受扭箍筋配筋率的大小有关,大致可分为适筋破坏、部分超筋破坏、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四类。 (1) 适筋破坏 对于正常配筋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扭矩作用下,纵筋和箍筋先屈服,然后混凝土被压碎。属延性破坏。—→ 称为适筋受扭构件。 (2) 部分超筋破坏 纵筋和箍筋不匹配,两者配筋比率相差较大,则破坏时纵筋和箍筋只有一个屈服。也属延性破坏,但较适筋破坏的截面延性小。—→ 称为部分超筋受扭构件。 (3) 超筋破坏 纵筋和箍筋配筋率都过高,纵筋和箍筋均不屈服,而混凝土先行压坏。属脆性破坏。—→ 称为超筋受扭构件。 (4) 少筋破坏 纵筋和箍筋配置均过少,受扭一裂就坏。属脆性破坏。—→ 称为少筋受扭构件。 8.3 纯扭构件的扭曲截面承载力 8.3.1 开裂扭矩的计算 1.开裂扭矩的概念 图8-6、图8-7 (1) 扭矩T作用下的矩形截面构件,在与轴线呈450和1350角的方向,产生主拉应力σtp 和主压应力σcp ,并有 │σtp│=│σcp│=│τ│ (2) 最大扭剪应力τmax 及最大主应力均发生在截面长边的中点,当最大扭剪应力值或者说最大主应力值到达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并未发生破坏,荷载还可少量增加,直到截面边缘的拉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值,截面上各点的应力全部到达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后,截面开裂。此时,截面承受的扭矩称为开裂扭矩Tcr。 2.开裂扭矩的计算公式 计算开裂扭矩Tcr时,可以忽略钢筋的作用。其计算公式: Tcr = 0.7×ft×Wt (8-3) 式中 Wt —— 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对于矩形截面, Wt = b2(3h-b)/6 若 T>Tcr ,则按计算配置受扭纵筋和箍筋;否则,按构造要求配置受扭纵筋和箍筋。 8.3.2 扭曲截面受扭承载力的计算 1. 计算模型 图8-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采用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基本假定有: (1) 混凝土只承受压力,具有螺旋形裂缝的混凝土外壳组成桁架的斜压杆, 其倾角为α; (2) 纵筋和箍筋只承受拉力,分别为桁架的弦杆和腹杆; (3) 忽略核心混凝土的受扭作用及钢筋的销栓作用。 2.计算公式 适筋受扭构件扭曲截面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Tu = 2ξ1/2fyvAst1Acor/s (8-17) 式中 ξ—— 受扭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 ξ= fyAstL×s/fyvAst1×ucor (8-18) 为了限制构件裂缝宽度,一般取 0.36≤ξ≤2.778。 可以看出,构件扭曲截面的受扭承载力主要取决于钢筋骨架尺寸、纵筋与箍筋用量及其屈服强度。为了避免超配筋构件的脆性破坏,必须限制钢筋的最大用量或者限制斜压杆平均压应力σc的大小。 8.3.3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配筋计算方法 1. hw/b≤6 的矩形截面纯扭构件受扭承载力 图8-8(a) (1) 在扭矩T作用下Tu计算公式 Tu = 0.35ftWt + 1.2ξ1/2fyvAst1Acor/s (8-23) ξ= fyAstL×s/fyvAst1×ucor (8-24) 式中 ξ—— 受扭纵向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值,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ξ的限制条件为0.6≤ξ≤1.7。 当ξ>1.7时,按ξ=1.7计算。 AstL —— 受扭计算中取对称布置的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Ast1 —— 受扭计算中沿截面周边所配置箍筋的单肢截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