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津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分析
摘 要:本文对2004-2012年天津市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阐释天津市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相关性程度,促进天津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均衡性发展。
关键词:天津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相关性
引 言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2010年天津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224亿元,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迈过1000美元的门槛,这就意味着天津已经进入高收入发达地区,其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各产业的构成比例及其之间的联系直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天津市经济在持续快速增长、就业总量稳步增加的同时,各产业间结构演进及产业内部各行业结构变化在就业中的作用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从实证出发,探求该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对今后找出既有利于经济高速发展又利于解决就业问题的区域发展模式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天津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
在经济发展中,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劳动力主要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 劳动力进一步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继配第和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对经济结构的演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和人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社会产业不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其变化的一般趋势是:在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当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逐渐超过第二产业,大量劳动力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变化不显著。虽然在一定时期,就业结构的变化往往会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但从长期看,二者之间具有一致性。
1.1 天津市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特点
表1显示,第一产业GDP比重由2004年的3.38%降至2012年的1.33%,降幅了2个百分点,2004年以来第一产业一直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且与第二、三产业比重的差距越来越大,2004年至2008年,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差距53个百分点,2009以来,第一二产业差距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但保持在50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差距2004至2008一直保持在40个百分点左右,而2009年以来,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差距逐渐拉大到45个百分点呈稳步上升趋势;第二产业GDP比重稳中有降,由2008年最高比重55.21%降至2012年的51.68%,降幅达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GDP比重自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稳步上升趋势。总体来看,第一产业比重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第三产业比重处于良好的稳步上升趋势。
表1 天津市产业生产总值与构成比例
年份
分产业生产总值
构成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4
105.28
1685.93
1319.76
3.38
54.19
42.42
2005
112.38
2135.07
1658.19
2.88
54.67
42.46
2006
103.35
2457.08
1902.31
2.32
55.06
42.63
2007
110.19
2892.53
2250.04
2.10
55.07
42.84
2008
122.58
3709.78
2886.65
1.82
55.21
42.96
2009
128.85
3987.84
3405.16
1.71
53.02
45.27
2010
145.58
4840.23
4238.65
1.58
52.47
45.95
2011
159.72
5928.32
5219.24
1.41
52.43
46.16
2012
171.6
6663.82
6058.46
1.33
51.68
46.99
1.2 就业结构的变化与特点
2004年至2012年,天津市全社会就业人员总量由527.78万人增加至803.14万人,共增加275.3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0.60万人。从产业结构上看,2004至2012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总量呈稳步下降趋势,2012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总量为71.23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为8.9%;第二产业330.89万人,占41.2%;第三产业401.02万人,占49.9%。从就业人员的构成比例来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及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称逐步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例呈逐步稳步上升趋势。就其原因,受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