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二 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
姓名 班级 学号
组别
组员:
试验日期 报告日期
一、试验名称
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
二、试验目的和内容
验证斜截面强度计算方法,加深认识剪压破坏、斜压破坏、斜拉破坏等三种剪切破坏形态的主要破坏特征,以及产生这三种破坏特征的机理。
正确区分斜裂缝和垂直裂缝,弯剪斜裂缝和腹剪斜裂缝;在此基础上加深了解这二种裂缝的形成原因和裂缝开展的特点。
加深了解箍筋在斜截面抗剪中的作用。
试验梁概况(列表)
梁编号
截面尺寸(b×h)mm×mm
受拉钢筋配置
箍筋配置
剪跨比
保护层厚
mm
中部
支座附近
L1
120X200
2B18
?6@150
?6@150
1.75
20
L2
120X200
2B18
?6@150
?6@150
2.25
20
L3
100X300
2B16
?6@150
?6@150
0.67
20
材料强度指标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C20 试验实测值fcs= 9.6 N/mm2
Ec= 2.55X104 N/mm2
钢筋:试验实测值:HPB235, fys= 215 N/mm2 Es= 2.05X106 N/mm2
HRB335, fys= 300 N/mm2 Es=2.05X106 N/mm2
试验数据记录
百分表记录表(表1)
电阻变仪记录表(表2)
观察斜裂缝的出现和发展,记录第二裂缝图形,记录破坏时受荷载值
试验结果分析
1、试验情况概述
剪压:实验加载至20kN时看见第一条斜裂缝,随后出现其他斜裂缝,并不断发展。40kN时一条斜裂缝发展接近顶端,裂缝宽度快速增加。50kN时挠度已经很大,顶部混凝土逐渐被压酥。为保护仪器,55kN停止试验。构件破坏时间在三者中最长。
斜压:最终破坏裂缝两侧的混凝土都被压酥,裂缝咬合较为紧密。
斜拉:裂缝开展迅速,很快就达到破坏。几乎没有延性发展过程
试验梁荷载——挠度曲线
*曲线最后一段梁已经接近破坏,千斤顶位移增加但实际力并未增加,故曲线反向。
试验梁荷载——箍筋应力曲线
*测点4开始时数据有异常,可能制作构件过程中应变片被移动。
画出梁两侧主要斜裂缝图形,叙述裂缝的出现和发展特点。
当加载到20kN时,出现第一条肉眼可见的裂缝。随着荷载增加,第一条裂
逐渐向顶端发展,并在周围出现其他裂缝,但其他裂缝的发展程度不及第一条裂缝。裂缝虽然有发展但宽度几乎不变,到50kN时,裂缝基本到达顶端,宽度开始明显增加。
由剪压破坏记录的破坏荷载,验证现行计算公式。
=26.7kN
实测结果27.5kN,相差约3%,公式正确。
通过本次试验,你认为影响斜截面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强度(箍筋、混凝土的强度)、截面尺寸、配箍率、剪跨比等
表1百分表记录表
加荷次数
荷载(kN)
表1
表2
表3
跨中挠度(mm)f=(2)-
P
P/2
读数
读数差
读数
读数差
读数
读数差
1
2.5
1.25
6
0
3
2
5
2.5
5.923
-0.077
10.8
10.8
3.27
0.27
10.7035
3
7.5
3.75
5.859
-0.064
24.8
14
3.335
0.065
24.703
4
10
5
5.808
-0.051
30.7
5.9
3.678
0.343
30.457
5
12.5
6.25
5.77
-0.038
35.6
4.9
3.99
0.312
35.22
6
15
7.5
5.74
-0.03
40.6
5
4.159
0.169
40.1505
7
17.5
8.75
5.7
-0.04
46.2
5.6
4.356
0.197
45.672
8
20
10
5.665
-0.035
50.2
4
4.647
0.291
49.544
9
22.5
11.25
5.625
-0.04
53.9
3.7
4.929
0.282
53.123
10
25
12.5
5.59
-0.035
57.2
3.3
5.198
0.269
56.306
11
27.5
13.75
5.556
-0.034
60.2
3
5.52
0.322
59.162
12
30
15
5.321
-0.235
62.6
2.4
5.579
0.059
61.65
13
32.5
16.25
5.491
0.17
65
2.4
6.11
0.531
63.6995
14
35
17.5
5.45
-0.041
67
2
6.612
0.502
65.4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