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 多饮水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 给易于消化的饮食 抗病毒治疗 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 对奥司他韦(oseltamivir)和扎那米韦(zanamivir)敏感 美国分离出的病毒株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奥司他韦应尽可能在发热48小时内使用(36小时内最佳),疗程 5 天 成人用量为 75mg b.i.d. ≥1 岁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 <15kg 者,予 30mg b.i.d 15-23kg 者,45mg b.i.d. 24-40kg 者,60mg b.i.d. >40kg 者,75mg b.i.d. 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混悬液 抗菌药物 有明确继发细菌感染使用 重症患者 送入 ICU 病房 低氧血症:积极氧疗,以保证血氧分压>60mmHg 鼻导管、面罩 机械通气(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 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病情严重(如感染中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可考虑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不推荐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其他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 毒袭肺卫 症状:发热、恶寒、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咳嗽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生石膏、柴胡、黄芩、牛蒡子、羌活、生甘草 常用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双黄连口服制剂 毒犯肺胃 症状:发热或伴有恶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肌肉酸痛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和中 参考方药:葛根、黄芩、黄连、苍术、藿香、姜半夏、苏叶、厚朴 常用中成药:葛根芩连微丸、藿香正气制剂等 毒壅气营 症状:高热、咳嗽、胸闷憋气、喘促气短、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 治法:清气凉营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瓜蒌、生大黄、生石膏、赤芍、水牛角 必要时可选用安宫牛黄丸以及痰热清、血必净、清开灵、醒脑静注射液等 临床分类处理原则 密切接触人群 收至指定地点进行 7 天医学观察 进行甲型 H1N1 流感病原学检查 预防性使用奥司他韦(75mg,qd,共 7 天) 观察期间未出现发热及流感样症状,观察期满解除隔离 观察期间出现发热及流感样症状,按照疑诊以上级别病例对待 疑诊病例 转至定点医院 安排单间病室隔离观察,不可多人同室 进行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检查确定或排除诊断 及早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隔离期满,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检查阴性,可解除隔离 隔离期间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检查阳性,按照确诊病例对待 按照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要求进行报告 确诊病例 转定点医院,收入甲型 H1N1 流感病房 可多人同室,床间距>1 米 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按照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要求进行报告 确诊病例出院标准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以出院 体温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3 天,无并发症,临床情况稳定 流感样症状消失后,次日起连续 2 天(每天 1次)咽拭子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医学观察 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要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密切接触者的主要措施 登记并进行 7 天医学观察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疾控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做好登记 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实行属地管理,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可居家医学观察,也可集中医学观察 医学观察开始前,专业人员应口头或书面告知被观察对象相关传染病的临床特点、传播途径等相关防治知识,负责医学观察的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等 医学隔离 对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在采取有效防护条件下,应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医学隔离治疗 对疑似或者确诊病例采取限制手段,是防止传染病疫情扩散重要措施 在中国境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等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防控措施 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应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或者根据传染病的潜伏期将其留验 对乙类或丙类传染病病人,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法律特别规定,对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防控工作 及早发现和诊治,保证疗效 未来防控更可能转入“持久战” 防控甲型流感不是政府部门的独角戏 防控从“国门”到“楼门” “国门”严防输入性病例,“楼门”围堵密切接触者和非输入性病例 扩大监测网络,调整监测内容 防控重点转向社区监测 建立了“街道—居委会—楼门组长—居民”层级式沟通渠道,保证信息传递畅通快捷 归国留学生自觉居家医学观察 定点医院的隔离措施 通风良好,独立设区,与其他病区相隔离,有明显标识 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三区无交叉 医务人员办公室与病房有一定距离,无交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