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投资红河》画册
文字方案
开本:285×210
语言:中英文对照
画册结构:
封面文字 投资红河
落款 红河州招商局
封底文字 云南极具财富潜力的桥头堡-红河欢迎您
目录
正文
P1
红河,当她激情澎湃地涌入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北部,奔向南中国海宽阔胸怀的时候,古老而浩荡的历史情结,就生长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这里是边疆欠发达省的边疆地区,却诞生了云南最早的工业文明;
这里是唯一的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却拥有全国第二大孔庙;
这里是全省拥有第一个海关、洋行、电报局的开放地;
这里是中国最早通铁路的地区之一;
这里是云南现代服务业的发祥地;
……
昨天的辉煌历史,昭示着红河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潜力。
P2- P3
目录
P4
昨天的红河
红河就像一块七彩明珠,镶嵌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结合部,从古至今就具有开展陆路、水路对外开放的良好区位条件。
P5
马援古道,造就了古代史上开放和鼎盛的红河
古道幽幽马蹄深,早在西汉年间,红河就有了著名的“马援古道”。这条古道南下一直延伸到繁华的蔓耗古渡口,延伸到中国汉版上的交趾郡、今天的越南;北上直通到昆明,直通到西南各省。
当马蹄踏过古道,在蔓耗驻足休憩,蔓耗一跃成为千帆竞发的著名渡口。1885年,红河正式成为中国西南第一个国际通商口岸,创造了日吞吐货物数以万吨,通航18.3万艘次,水夫109.8万人次的外贸辉煌。
P6
蒸汽火车,带动红河开放意识的飞跃
1910年,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中国大西南的第一条出海铁路——滇越铁路全线贯通,揭开了红河登上近代工业发展历史舞台的序幕。使红河一跃成为了西南对外最大的货物集散地。西方国家商人和广东、广西、香港等地的商贾乘着蒸汽火车纷至沓来,这里一时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西方文化与本地文化碰撞出文明智慧的火花,锡都闻名于世,这是中国的锡都,也是世界的锡都。
开放意识,民主思想,随着滇越铁路的滚滚车轮,在红河大地弥漫开来。
P7 今天的红河
改革开放,作为滇越铁路大通道的发祥地,红河由于位置特殊,一直处于云南对外开放的前沿。
(数据柱表现:建州初期的红河,1957年全州生产总值仅为2.93亿元,1978年增加到7.22亿元,1996年首次跃上百亿元台阶,达到105亿元。2000年以后,红河州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期,生产总值先后突破200亿元、300亿元大关。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全州财政总收入从1957年的0.28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 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1957年的0.28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 亿元。)
P8
国家投资,成就红河工业基础
建国初期,国家对红河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红河兴建了一大批大中型厂矿企业,使红河拥有了最大的水电厂、最先进的发电设备、最长的输电线路、最大的露天煤矿、最大的化工企业等滇南之最,为红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P9
1991年,省政府提出“打开南门,走向亚太”的开放带动策略,加大了红河对外开放的力度。
1992年省委、省政府在开远召开现场办公会,决定恢复河口、金水河两个国家级口岸。同年11月蒙自被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2003年,注定是我州城市建设大发展的关键年。这年7月,省政府在我州召开了滇南中心城市建设现场办公会,确立了滇南中心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从而全面拉开了滇南中心城市建设的帷幕。
P10
活力红河
五年科学发展,红河州经济以年均11.5%的速度持续增长,进入历史上人气最旺、发展最快、形势最好的时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重大项目建设突飞猛进,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红河的发展,奇迹般地进入全面活跃期。
P11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云南时从调整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总体战略格局的高度,第一次提出要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一时间,使云南从全国开放的末梢转变为开放的前沿,从有限开放走向全面开放,从西部地区跟跑方阵跻身于领跑方阵。
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为红河州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带来了新的机遇、拓展了新的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动力。
P12-P15
强劲的综合实力
2010年全州生产总值达650.4亿元,年均增长11.5%,人均生产总值达2209美元。
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十五”期末的18.6:52.9:28.5调整到16.0:53.1:30.9。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例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增强。
财政总收入完成160.3亿元,比“十五”期末翻一番,年均增长14.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1.2亿元,年均增长18%,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7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98倍,年均增长26.6%,成为“十一五”规划实施中的最大亮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