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地形图测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电子教案 山东科技大学 测绘学院 工程测量系 承上启下篇之:传统地形图测绘 地形图测绘:分控制测量、碎部测量两部分。 控制测量: 三角网、导线及交会测量等常规方法 GPS方法 全站仪方法 碎部测图: 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等传统测图法 全站仪、GPS等地面数字测图法 航空摄影测量法 §1 GPS控制测量 §2 传统地形图测绘 §3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地面监控部分 GPS接收机 GPS定位: 5个基本原则 码伪距观测 GPS码伪距单点绝对定位 若没有钟差,GPS接收机观测至三颗卫星的距离,就可以求出三维位置,但钟差是客观存在的,必须作为未知参数和三个坐标参数一并求解。 故GPS定位实质是求解四维坐标(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需要对4颗以上的卫星进行同步观测。 (1)载波相位测量 (2)组成星际、站际两次差分观测值 (3)解算初始整周未知数 (4)初始整周未知数的确定与定位精度的关系 §1 GPS 控制测量 二、GPS定位的基本原理 2、载波相位测量与相对定位 相对定位:在两个测站上用两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的GPS卫星进行载波相位测量,以确定两点间的相对位置(即基线向量)。 多台接收机安置在不同的测站上同步观测GPS卫星,可确定多条基线向量,在一个端点坐标已知的情况下,可用基线向量推求另一点的坐标。 §1 GPS 控制测量 二、GPS定位的基本原理 2、载波相位测量与相对定位 静态相对定位:将GPS接收机固定在测站上不动对GPS卫星作同步观测。 一般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为基本观测量,在此基础上作差分处理,即对相位观测值作差,消除一些多余参数,利用观测值的线性组合组成误差方程。 此差分方法可消除或减弱多种误差对定位的影响,且减少了解算工作量。差分法有单差法、双差法和三差法等形式。静态相对定位在同步观测1~2小时的情况下,相对定位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 载波相位相对定位 §1 GPS 控制测量 二、GPS定位的基本原理 2、载波相位测量与相对定位 动态相对定位:一台GPS接收机固定在坐标已知的基准点上,另一台接收机在运动中对GPS卫星进行同步观测,并同时接收来自基准点上接收机发出的数据信息,从而实时解算运动接收机的瞬间坐标,这种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即GPS RTK(RTK, Real Time Kinematic)测量技术,其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 GPS RTK测量和全站仪测量是大比例尺数字测图中碎部点测量的两种重要方法。 小 结 熟记GPS系统的组成、GPS测量误差 理解GPS定位的基本原理 了解GPS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和外业观测 §2 传统地形图测绘 传统测图实质:即图解测图,通过测量将碎部点展绘在图纸上,以手工方式描绘地物和地貌,具有测图周期长、精度低等缺点,主要适用于小区域、大比例尺的地形测图。 传统测图应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工作, 在收集资料和现场初步踏勘的基础上,拟定技术计划; 进行测区的基本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 进行测图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以保证测图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测站点密度不够时要对测站点进行加密; 逐点完成碎部测图工作; 进行图边测图和野外接图; 完成检查、验收,野外原图整饰等碎部测图的结束工作。 §2 传统地形图测绘 经纬仪法(又称极坐标法)测图 : 1、安置经纬仪在测站点A上,并量取仪器高, 选择另一已知点B作为起始方向(零方向)并瞄准; 2、在测站点A附近适当位置安置图板,并将分度规的中心圆孔固定在图板上a点; 3、用经纬仪照准碎部点P上的标尺,读取碎部点方向与起始方向间的水平角(称为碎部点方向角)、视距、垂直角; §3 碎部测图的方法 经纬仪测图法: 5、计算出测站点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碎部点的高程; 6、按碎部点方向角放置分度规,并在分度规直径刻划线上依照比例尺量取测站点至碎部点水平距离的图上长度; 7、由此可定出P点在图上的位置,并在点旁注记碎部点的高程。 第九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9.1 碎部测图的方法 经纬仪测图 课堂实习一 传统地形图测绘 任务:经纬仪测图法测图 工具: DJ6经纬仪及架腿1套,小平板及架腿1套,水准尺1把,皮尺1把,小钢尺1把,铁三角架1个,量角器1块。 自备: 聚脂薄膜图纸1张,三角板1块,白纸、铅笔、橡皮若干。 在原控制点观测数据基础上进行,总计6学时。 上交资料: 碎部测量记录表1张,1:500地形图1张,实习报告。 §2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一、碎部点的坐标计算 1、极坐标法 在坐标已知点P上安置全站仪或测距经纬仪,测站定向后,观测测站点至碎部点方向、天顶距和斜距,计算碎部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多数情况下,棱镜中心能安置在待测碎部点0上。 已知量:P点坐标,极角T0,极径S0,则0点位置为: §2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文档评论(0)

duoduo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