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G320改建公路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建议
张颖ZHANG Ying曰张世涛ZHANG Shi-tao曰田超TIAN Chao曰张东泽ZHANG Dong-ze(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 Faculty of Land Resource Engin eeri ng, Kunming Un iversity of Scie nee a nd Tech no logy, Kun ming 650093, China)
摘要院通过对国道G320线(保山■蒲缥)段改建公路沿线现状地质灾害调 查,发现因受地形、地貌、构造、岩性、降雨、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查明改 建公路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较为发育。木文根据发育特征及灾害 成因提出防治建议。
Abstract: Through making a survey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long the National Highway G320 line (Baosha n-Pupiao) alterati ons, due t of a ctors, topography, structure, lithology, rainfall, human activities and so on, it is identified that Iandslides, avalanches, geological disasterssuch as slope stability of road reconstruction is developed. Prevention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based on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and causes of disasters.
关键词院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成因;防治建议Key words: geological disasters;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causes; prevention recommendations 中图分类号 院P694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 (2014) 27-0012-03
1地质环境概况国道G320线(保山至蒲缥)公路改建工程全线位于保山市 隆阳区境内,改建公路沿线主要控制点有:路线起点G320线沙坝村委会北庙村、 小堡子、辛街、左官屯、黑泥田、大官市、冷水簣、路线止点蒲缥镇。全长77.27 公里。
研究区处于亚热带高原山区气候区,附近区域降雨量年平均值约为1500mm, 可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活动,提供一定的水量。研究区位于云贵高原西南?部,大 地构造单元隶属于昌宁耀孟连褶皱带,该区内断裂纵横交错,褶皱多被断裂破坏 而残缺不全。由于长期强烈的构造应力作用,加之脆性岩层集中分布,地层连续 性较差,褶曲保存不完好。区内出露的地层从古生界到新生界都有出露,自老到 新依次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三 系、第四系。
改建公路北东段基本位于保山坝东侧的盆地边缘,南西段进入中山陡坡;地 势北部、中东部、南部溶蚀侵蚀中山一低中山区较高,中西部、南西端侵蚀堆积 地区较低;地形最高点为评估区南西段沟谷边缘,海拔1990m;最低点为评估区 西端(路线终点),海拔1360m,最大相对高差630mo最大切割深度约280m。 由于跨越多种地貌单元及地质环境,导致带状的公路工程与地质环境相互联系并 相互影响。公路工程建设既受到各种现状地质灾害及潜在灾害因素的威胁和影响, 又对沿线地质环境造成强烈扰动,引发新的地质灾害。因此,查明改建公路沿线 地质灾害隐患,分析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成因,灾害危害对象及危害性,将为保 山地区公路建设和运营阶段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基础依据[1]。
2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据地质资料及实地调查,(保山?蒲缥)段改建公 路沿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不稳定斜坡、滑坡和崩塌3种,其中不稳定斜坡分 布较广,现状危害性以小■中等为主,局部危害性、危险性中等■大;滑坡、崩塌 零星分布。地质灾害发育密度高区集中在北部与南部,公路沿山脊一带灾害较发 育,公路中段密度较低。
2.1不稳定斜坡不稳定斜坡在改建公路沿线共发育30处,土质斜坡主要为 第四系残坡积层;岩质斜坡岩性有砂岩、粉砂岩、页岩、泥质条带灰岩、灰岩、 白云岩等,岩性较复杂,表层以全原强风化基岩或第四系残坡积层为主,局部有 中风化基岩出露。改建公路沿线不稳定斜坡具有以下特征:坡高一般为8-20m, 边坡长度一般为12-150mo降雨、人为扰动、工程施工、植被破坏等因素作用下, 导致斜坡失稳,产生局部岩体崩塌、滑坡灾害。不稳定斜坡成因:淤G320国道 线公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