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微波遥感基础 §1.2 电磁波理论与微波 1.2.1 电磁波基本特征与微波 1.2.2 电磁辐射与微波 空间任何一处只要存在着变化的电场,它就能够在周围空间激发磁场;同样,变化的磁场也能够在它的周围空间激发电场。这种电场和磁场能量不断地相互转化,就能形成随时间而变化的交变电磁场并以波动的形式在空间传播。 所谓电磁波,就是以波动形式在空间传播并传递电磁能量的交变电磁场。电场和磁场总是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的。既不会有与磁场分离的纯电波,也不会有与电场分离的纯磁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一般是平面波,它是一种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的横波。 电场和磁场互相垂直,且都位于与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上,该平面所有点上电场或磁场的相位都是相同的(等相位面)。 波面是一系列相互平行的平面的波。在离点波源较远处,沿波的传播方向取一局部范围来看,在这范围内的波面都是平行的,这样的波可近似看成平面波。如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波可看成平面波。 平面波与球面波 1)电磁波基本要素 (1)微波的叠加原理Electromagnetic wave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的电磁波在空间叠加时,合成波振幅为各个波的振幅的矢量和。因此,会出现交叠区某些地方振动加强,某些地方振动减弱或完全抵消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干涉。产生干涉现象的电磁波称为相干波。电波天线正是利用电磁波的相干性制成的。 如果两个波是非相干的,则叠加后的合成波振幅是各个波的振幅的代数和,交叠区不会出现振动强弱交替的现象。 一般说来,凡是单色波都是相干的。微波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和激光器产生的激光就是这样。从远处两个靠得较近的物体反射回来的波是高度相干的。 因而用这类电磁波的遥感器进行成像时,获取的图像上有的地方可能没有接收到任何功率,有的地方从这两个物体接收到的反射功率则可能是其中一个物体的平均反射功率的四倍。 正因为波的相干性,微波雷达图像的像片上会出现颗粒状或斑点状的特征,这是一般非相干的可见光像片所没有的,也是对解译很有意义的信息。 (3)微波的衍射穿透性Diffraction 电磁波的衍射 电磁波的衍射-夫琅禾费圆孔衍射 电磁波的衍射-瑞利准则 微波偏振与极化 Polarization Polarization of Microwave 水平极化是指电场矢量与入射面垂直。垂直极是电场矢量与入射面平行。 (4)微波的多普勒效应 微波的多普勒效应 微波的散射特征 表面散射 光滑表面只产生折射和透射,后向散射为零。 粗糙表面后向散射特征明显。 体散射 介质内部产生的散射,为地物内部多路径散射后所产生的总有效散射。 体散射强度取决于散射体内部厚度等于微波穿透深度部分的介电特性、密度、均匀性和微波自身性质(波长、极化、入射角等) 各种电磁波产生的机理 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公式 黑体辐射通量密度 用波长表示 用频率表示 黑体辐射维恩位移定律 不适合低频段 黑体辐射斯地芬-波尔兹曼定律 黑体辐射瑞利-金斯定律 不适合高频段(紫外灾难) 地球辐射 地表自身热辐射: 地球辐射于相应的黑体辐射的关系: 从中看出:地球辐射接近于300K黑体辐射,但由于大气影响(主要是吸收),实际的辐射曲线未不平滑的折线。 地物的自发辐射 微波辐射指任何物体在向外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辐射微波。 微波辐射特点如下: 1)微波与红外线相对,是物体低温条件下的重要辐射特性,温度越低,微波辐射越强 2)微波辐射的强度比红外辐射的强度弱的多,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够使用接收器接收 3)在遥感技术运用中,不同地物间的微波辐射差异较红外辐射差异更大,因此微波可以帮助识别在可见光与红外波段难以识别的地物。 * * E H Z 电磁波具有波长(或频率)、传播方向、振幅和极化面(亦称偏振面)四个基本物理量。这四个物理量一旦确定,一个平面电磁波就被完全决定了。 波函数由振幅和位相组成,一般遥感器仅仅记录电磁波的振幅信息,丢失位相信息。微波遥感中,同时记录了振幅信息和位相信息。 1) 不需要传播介质 2) 横 波 3) 波动性 4) 粒子性 5) 叠加原理 6) 相干性和非相干性 7) 衍射和偏振(遥感器的几何图象分辨率,波长越 长,偏振现象越显著,偏振摄影和雷达成像) 8)多谱勒效应(合成孔径侧视雷达) 波粒二象性 粒子性: 反射,折射,吸收,透射 波动性: 干涉,衍射,偏振(极化) 2)电磁波基本特征 当两列波在同一空间传播时,空间尚各点的振动为各列波单独振动的合成。 任何复杂的电磁波都可以分解成许多比较简单的电磁波; 比较简单的电磁波也可以合成为复杂的电磁波。 (白光的色散和合成,计算机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