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三十五篇中俄地缘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十五篇中俄地缘关系 从地缘的角度看,中、俄同为五大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区”之一,前者为“欧亚大陆东边缘地区”,后者为“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由于双方均属于强势地缘区,因此接触面越长,爆发地缘冲突的机率也就越大。   事实上无论是对于这五大“地缘政治区”来说,无论是哪两个相邻都会爆发激烈的地缘冲突。这其中只有美国由于孤立于欧亚大陆之外,两面靠洋,才能独善其身。这也就是它能够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主极”的地缘原因。而其他四个地区由于均位于欧亚大陆,不可避免的会互相牵制,因此在没有相互之间找到解决办法的时候,只能成为美国之下的四个副极。   对于相邻的两个重要“地缘政治区”来说,在合适的山川河流上寻找战略平衡线是一个选择(比如中印边境,中俄东北过境)。但如果双方的接触面过长,仅靠这点就不够了。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中间建立缓冲国,双方或能对其施加比例相当的影响力,或干脆将其非军事化(永久中立)。这是让双方互相达成信任的地缘基础。   让我们从下面这张图里看看,欧亚大陆的这四个最为重要的“地缘政治区”之间的地缘关系吧:   图:亚欧大陆地缘关系图 作者: 鄙视抢沙发的 回复日期:2009-10-05 23:17:58  ?   在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中俄这间没有中亚(主要是哈萨克期坦)与蒙古作为缓冲国。中俄之间漫长的边境线根本无法让双方感觉到安全。这种基于地缘上的不安全感,对于纬度较低的中国来说尤盛。在很长一段时间,尽管中俄之间有的蒙古作为缓冲国。但由于俄国对蒙古的实际控制。中国必须在整个东北——西北边境全线承受俄国的地缘压力。这让中俄之间不可能建立真正的互信关系,在基于意识形态而达成的短暂蜜月期后,双方的对抗是必然的。对于中国来说,这是自我保护的需要。   其后的形势逐渐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或者说是逐渐有利于双方达成地缘上的平衡。俄国吐出了中亚,并由于实力的衰弱减弱了对蒙古的控制。而中国的势力得以进入这两个地区,并与俄国在这两个地区的影响力达成平衡。双方在东部的边境对于中国来说,并不会感到太大的压力。毕竟那里距离俄国的政治中心距离过远。而俄国目前也并不会担心中国会借机夺取这一地区,中国目前并无这样的实力和意图。由于双方开始有可能进行新的地区合作。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中国有一天真的强大到可以用武力夺取蒙古(或蒙古“主动回归”)。那么说明俄国已经衰弱到了不足以保有西伯利亚地区。蒙古只是一个桥梁,中国的那时的目标只可能是整个西伯利亚。对于退守东欧成为一个二流国家的俄国来说,选择与西欧全面和解并融合,是唯一的选择。这个时候的亚欧洲大陆的地缘格局就演变为东西两个边缘地区的直接对抗了,乌拉尔山是双方所能达成战略平衡的地缘标志。   这种可能性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就是我们的有生之年)出现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也就是说目前的地缘平衡并不会出现大的变化。无论中国自身多么强大,不可能单单为了“蒙古”而冒风险。使“外蒙古”的喀尔喀蒙古人突然如很多人所愿,自愿要求“回归”中国,在没有做好充分的战略准备之前,中国也不会接受。   mark 作者: 鄙视抢沙发的 回复日期:2009-10-05 23:27:06  ?   放下中俄之间的地缘关系后,我们可以把视角抬得更高些,看看其他几个重要的“地缘政治区”之间是否达成了平衡。   先看看俄国和西欧之间,对于“欧亚大陆西边缘地区”来说,最为接近的政治标签是“欧盟”,军事标签是“北约”。后者由于加入了北美的力量,所以显得不那么准确。不过由于欧洲目前主要以北约为组织,与俄国展开战略对抗,所以我的图上还是以“北约”为这一区域的代号。 作者: 鄙视抢沙发的 回复日期:2009-10-06 00:03:09  ?   整个欧洲的地理特点就是,从西欧到东欧都为平原地带,仅在北部的斯堪第纳维亚半岛与地中海北侧有两条大的山系。这使得西欧与东欧之间无法找到合适的地理屏障,来做为双方的战略平衡线。占据西欧核心地区的日耳曼人与占据东欧平原的斯拉夫人,更多的只能在中间建立一些小国来做为双方的缓冲(比如那个悲情的波兰)。不过没有地缘特点的缓冲国同样难以生存,无论哪一边的力量强大时,都希望将缓冲国直接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很多时候这种力量是来自双方的,就象二战前德苏对波兰的瓜分那样。   因此你会看到,俄国和西欧的矛盾象是永远无法调合。最新的进展是,西欧取得了暂时的胜利,融合了原属俄国控制的缓冲区。在俄国不得不拿出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作为新的缓冲国后,西欧仍然希望继续东进。所以大家会看到俄国在对待白、乌两国的问题上那么敏感。问题的根源在于,在这一两方主要的接触区,由于没有明显的地缘特征作为平衡线,事实上很难存在真正的缓冲国。    作者: 鄙视抢沙发的 回复日期:2009-10-06 00:07:30  ?   欧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