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课 程 内 容;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医院感染的概念;(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 内 源 性 感 染 ; 外 源 性 感 染 ;二、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一)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二)侵入性诊治机会增加 ;中心静脉置管;PICC;气 管 切 开;(三)环境因素 (四)抗生素滥用 (五)医院卫生设施、管理机制不完善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感 染 链 ;患者自身 周围的病人 病人家属及探视者 医院工作人员;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严重慢性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 ﹡皮肤粘膜屏障作用损害; ﹡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 ﹡接受介入性检查、器官移植的病人; ﹡休克、昏迷、术后病人以及老年人、婴幼儿、产妇;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一)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 加强三级监控 (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依法管理医院感染 (三)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阻断感染链 (四)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督促各级人员 自觉采取行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 应履行的职责;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常用方法:水洗、机械去污和去污剂去污 适用范围:医院地面、墙壁、家具、医疗护理用具等物体表面和物品消毒、灭菌前的处理 特点: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而花钱少、无化学污染的基本措施; 消毒的作用是相对而言的,受多因素影响 疫源地消毒:是指对存在或曾经存在疾病感染源的场所进行消毒,以杀灭或清除感染源排出的病原菌 随时消毒:在病人或带菌者周围随时进行消毒 终末消毒:在感染疾病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对隔离室的消毒 预防性消毒:是指在没有明确的感染源存在情况下,对可能受到病原体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所做的消毒; 灭菌是绝对概念 无菌物品:经灭菌处理的物品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概 述;(一)物理消毒灭菌法;干热消毒法和湿热消毒法效果比较;(1)干热法 ;干烤法 ;(2)湿热法;1)煮沸消毒法 ; 2)压力蒸汽灭菌法 ;压力蒸汽灭菌法注意事项 清洗干燥:物品表面清洁、干燥 包装合适:大小合适,不宜过紧,放置合理 盛装物品的容器应有空 尽量排除灭菌器内的冷空气 控制加热速度,随时观察压力及温度 注意安全,专人负责 定期监测灭菌效果;2、辐射消毒法; 紫外线消毒法 ;紫外线消毒法注意事项 保持灯管清洁:定期擦拭以除去灰尘和污垢 消毒条件:温度20~40℃,湿度40%~60% 消毒时间:从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 作好记录:使用时间不超过1000h 加强防护:保护眼和皮肤,照射后应通风 定期监测灭菌效果:强度70μw/cm2; 3、电离辐射灭菌法 4、微波消毒法 5、机械除菌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消毒剂的分类;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坚持合理使用的原则 2、根据物品性能和微生物的特性选用合适的消毒剂 3、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4、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测比重调整浓度,性质不稳定者应现配现用 5、物品应先清洁、干燥,需全部浸入 6、消毒剂中不能放置纱布,棉花等物 7、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需用无菌蒸馏水或无菌生理 盐水冲洗 8、熟悉消毒剂的毒副作用,做好工作人员的防护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浸泡法(immersion) :大多数物品 擦拭法(rubbing) :物品表面、皮肤的消毒 喷雾法(nebulization):空气、物表的消毒 熏蒸法(fumigation):空气、物表、精密贵重仪器和不能蒸煮、浸泡物品的消毒;配制消毒液换算公式; 常用化学消毒剂举例 ;47;48;49;50;51;52;53;二、洗手与手的消毒;(一)洗 手 技 术;【目的】 清除手上污垢和大部分暂住菌。 【操作前准备】 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取下手表, 卷袖过肘。 用物准备:洗手池设备、清洁剂(通常为肥皂或 含杀菌成分的洗手液),擦手纸或毛巾 或干手机、盛放擦手纸或毛巾的容器 环境准备:清洁、宽敞。;洗手技术;58;【注意事项】 洗手方法正确,手的各个部位都需洗到、冲净。 注意调节合适的水温、水流,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洗手后,手上不能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认真洗手: ①进入和离开病房前; ②接触清洁物品前、处理污染物品后; ③无菌操作前后; ④接触伤口前后; ⑤护理任何患者前后; ⑥上厕所前后。

文档评论(0)

dahun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