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北到东西宋代真州转运地位的转变.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臺大歷史學報第 52 期 BIBLID1012-8514(2013)5 2 p.53-143 2013 年 12 月,頁 53-143 2013.8.29 收稿 ,2013.11.19 通過刊登 DOI: 10.6253/ntuhistory.2013.52.02 從南北到東西 ──宋代真州轉運地位的轉變 梁 庚 堯* 提 要 真州位於長江與運河的交口,以一處重要的轉運城市著稱。作為一 處轉運城市,真州所扮演的角色在南北宋間曾有所轉變。北宋時期,主 要的功能是連繫南北,南方豐盛的物資從各地集中於此,經由連貫南北 的運河,轉運到北方,供應以首都開封為主的政治中心的需要;連繫南 方東、西之間的轉運功能雖然存在,但為南北之間的轉運功能所掩蓋。 南宋時期,由於北方已是金國領土,運河只有淮河以南的河段在南宋境 內,真州作為轉運城市所發揮的功能,便以東、西之間的連繫為首要。 淮南沿海的鹽產,聚集於真州,轉運至長江流域內陸各地,供應大眾生 活的需要。這項運輸在北宋原已存在,到南宋成為支持真州繁盛的主要 因素。南北連繫的功能在這時雖然並未完全喪失,重要性卻遠不及東西 連繫的功能。本文討論此一轉變過程,兼及宋代真州內外情勢環境的變 化。 關鍵詞:真州 宋代 長江 運河 轉運城市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 4段 1號; E-mail: cpakyml@.tw. 54 梁 庚 堯 一、前 言 二、北宋真州南北轉運的優勢 三、南宋真州東西轉運重要性的提升 四、結 語 一、前言 真州位於長江與運河的交口,在北宋與南宋均隸屬於淮南東路,由 於地理環境特殊,以一處重要的轉運城市著稱。在城市類型上,和宋代 的蘇州主要以鄰近地區的農業生產為基礎發展而成重要城市不同,也和 北宋都城汴京、南宋都城臨安主要因鉅量消費而繁盛有異。真州這種城 市特色,使其一方面連繫起長江流域東西各地域,另一方面在北宋時也 連繫起南方與北方各地域,發揮了在經濟上統合全國各地域為一個整體 的作用。 長江、運河交口上的這種城市特色,在唐代已經見於揚州,到宋代 為真州所取代。學者曾經指出,揚州經過唐末戰爭破壞以後,到了宋代, 即使政治、社會已經恢復安定,仍然無法重現過往盛時的繁榮,基本的 原因就在於真州的崛起,取代了過去唐代揚州的各種經濟功能。1而在真 州所取代的揚州各種經濟功能中,最重要的就是物資轉運。不過宋代真 州的盛況,未必能及唐代的揚州,而宋代揚州的經濟地位亦非完全無足 輕重。唐代揚州所以繁榮,重要因素之一是胡商的聚集,國家政策的改 變使得宋代的真州缺乏這項因素。即使如此,由於宋代東南地區在經濟 上所扮演的角色較唐代更為重要,真州作為一處轉運城市的經濟地位卻 1 全漢昇,〈唐宋時代揚州經濟景況的繁榮與衰落〉,收入氏著,《中國經濟史論叢》 (香 港:新亞研究所,1972),第 1 冊,頁 1-28 。關於宋代真州的研究,另有韓桂華尚未正 式出版的論文〈宋代真州的興起〉,發表於「中國史地關係研究學術研討會──紀念張 其昀先生百歲誕辰」(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主辦,2000 )。 從南北到東西──宋代真州轉運地位的轉變 55 也更加不容忽視。 真州在揚州西南,比起揚州更加毗鄰長江。這裡在唐代原是揚州揚 子縣的白沙鎮,唐代宗時,劉晏(716-780 )推行食鹽專賣,設置 13 所 巡院負責食鹽的收納、榷賣及禁捕私鹽,其中 2 所在揚州、白沙;這兩 處巡院後來可能廢除,改設專營收納、

文档评论(1)

  • 用户头像 16577341427cd7c 2022-07-14 23:48:18
    非常好的一篇文章。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