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姜镶之变与山西社会秩序的重建.PDFVIP

清初姜镶之变与山西社会秩序的重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臺大歷史學報第 62 期 BIBLID1012-8514(2018)62pp.103-138 2018 年 12 月,頁 103-138 2017.10.12 收稿 ,2018.5.15 通過刊登 DOI: 10.6253/ntuhistory.201812_(62).0003 清初姜瓖之變與山西社會秩序的重建 * 張 繼 瑩 提 要 明清鼎革之際,中國各地都曾出現大規模的抗清運動。順治五年 (1648),原明九邊之一的大同鎮總兵姜瓖(?-1649 ),以反清復明為號 召,發動叛變。姜瓖的政治選擇、軍事行動及事件過程,正好是清廷接收 前明邊鎮具體而微的例證。惟清初史料因戰火與政治壓力影響,留存數量 有限且內容多所避諱,研究時必須解讀歷史記載的脈絡差異及史筆刪削 所透露的訊息。本文綜合檔案、方志、傳記等資料進行分析。首先,討論 明清之際姜瓖的處境及個人影響力的變化。其次,分析明朝降將與清政權 之間的適應與角力。其三、綜合學界的現有研究,重新討論姜瓖之變的原 因。透過上述三個層次的討論,重新理解發生於清初北方的抗清事件,並 將視角延伸至事變對山西社會的影響。 事變之後,清廷大舉清查各種嫌疑人,欲瓦解明朝遺留的衛所人際網 絡。然而地方官執行清查與審問時卻發現,政治選擇的結果往往只是表 象,反清背後有各式各樣非政治的理由,增加地方官處理善後的難度。而 四出偵查的官員與兵丁,調查動作頻頻,視老百姓皆有涉入嫌疑的可能, 最終在社會上形成彼此監視的氛圍,故明的勢力也就再難發動大規模的反 清活動。 關鍵詞:明清鼎革 姜瓖 山西大同 反清復明 *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30013 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二段 101 號;E-mail: chiyingchang@mx.nthu.edu.tw. 104 張 繼 瑩 前 言 一、明清之際的大同與總兵姜瓖 二、新政權與歸降者的權力角逐 三、再探姜瓖反清之因 四、叛逆者的追查 五、從戰亂到復原的社會 餘論:姜瓖之變的影響 前 言 明朝為防範「北虜」威脅,自國初即先後設立九個軍鎮,或稱九邊。 九邊之中,大同一鎮尤為重要,其防守之成敗直接關係到京師安危。嘉 靖年間,大同防線放棄抵禦蒙古,致使俺答(1507-1582 )直入北京,釀 成「庚戌之變」。崇禎末年,李自成之眾亦因大同鎮不戰而降,迅速由 晉北繞入北直,兵迫京師。1可見無論是外敵侵擾或者內部動亂,大同鎮 都有屏障京師的重要功能。此外, 「北虜」雖然是明朝描述敵手的詞彙, 但也意味著邊鎮具有雙邊交流的歷程,諸如內陸商業網絡及長城內外人 員的流動。2上述認識皆顯示大同的重要性。 1644 年清兵入關,蒙古雖已內附為大清右臂,但九邊之地仍有其軍 事意義,大同尚有防備蒙古的功能。順治五年(1648 ),喀爾喀蒙古接 近邊境,清廷即派英親王阿濟格(1626-1651 )等統兵戍守大同,以因應 3 臨時變故。 然而這個安排卻激起大同鎮總兵姜瓖(?-1649 )的反清之舉, 1 李光濤(1897-1984)認為,若是姜瓖在李自成進攻時堅守大同,或許明朝不會瞬間瓦解。 李光濤,《明季流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