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族丧葬习俗的人类学分析
甘肃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藏族丧葬习俗的人类学分析
阙岳
藏区的丧葬礼俗类型多样,主要以天葬为主,间有火葬,水葬,土葬,塔葬,二次葬及多次葬中的复合
葬等,以及残存的少量楼葬,罐葬,壁葬,野葬等遗俗.藏族丰富的丧葬礼俗作为历史,民族,地域性行为
模式,透射出藏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不少学者对于藏族丧葬礼俗的研究,多从宗教的角度探入,认
为藏族的丧葬习俗是受到宗教信仰的渗透与制控,这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藏族丧葬习俗的文化渊源.
但是很少有文章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此进行系统的分析.本文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这方面做
一
些初步的努力.
藏族的丧葬习俗作为藏区一种独特的文化,其所呈现的文化现象与所蕴含的文化特质之间的结合
是一个理性的历程,正如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所言:每一个活生生的文化都是有效力功能的,而且
整合成一个整体,就像是个生物有机体.①所以,必须把文化现象与文化特质纳入到文化整体中去分析
探究,才能较为准确地理解一种习俗的产生原由,传承价值和社会功能.
作为一种民俗仪礼形式的丧葬习俗,它的产生与传承不是偶然与莫名的,而是与整个自然和文化的
大背景形影相随.它必然因能够满足本民族的政治,伦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而被社会所接受并因
袭.本文试用人类学的文化整体观和功能论的相关原理和方法,来透视藏族的丧葬习俗.
一
,藏族丧葬习俗的文化背景
在中华各民族文化中,藏族文化被喻为雪域文化,具有超然的独特性.然而,藏族文化并不是与世
隔绝的文化.学术界公认的公元7世纪即松赞干布时期,佛教从中原,印度传人西藏,经过和西藏本土
文化的激烈碰撞,逐渐形成了以藏传佛教为主体的藏族文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以藏传佛教为主的藏
族文化形成之前后,苯教文化,汉文化及其它民族的文化,都未曾停歇对其进行渗透与整合,加之藏区独
特的自然环境,就构成了藏族丧葬习俗文化的背景是多元的民族文化.归结起来,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解
读这种文化背景.
(一)环境的生存法则
自然环境是一个民族文化产生的前提.藏人祖先在生存奋斗中,首先面对的是青藏高原这样一个
现实的自然环境.青藏高原除喜马拉雅山脉外,还有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喀拉昆仑山,唐古拉山,
昆仑山,横断山等五大山脉.青藏高原是中国大风(gt;或=8级或者17秒)最多的地区,其平均海拔
4OOO米以上,高原四周山系连绵,雪峰林立,旷滩千里.全藏区宜农土地只占土地资源的0.94%,宜牧
土地则达54%.拿西藏自治区来说,河谷平原仅占全藏土地面积的1.2%.而青藏高原1/3的土地不
宜农也不宜牧.同时,大江大河也是藏人面对生存的艰险之处.这些河流时涨时落,变化多端.由于
藏区地质结构的特殊性,这些河流并不能为高原藏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相反,却增加了藏区的封
闭程度.如在西藏,两个内流水系不具有对外交往的条件,而两个外流水系也无法成为对外交流的通
一
91—
道.生存空间的封闭使得藏族只能坚守自身的自然资源,加之生物种类的匮乏,植物生长期的短促,使
得生命在藏区显得极为脆弱和珍贵.因为被动地适应与承受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生死频繁的现实状况,
藏人在深刻地感受自然轮回与生命运动的同时,也认识到要对抗艰险的自然环境,人与人只有相互关心
和共同拼博才能够生存.藏人把人的生老病死视作和其他生物一样,是大自然不可更改的铁律,应该让
人的可视形体在大自然中顺时地诞生消亡;与此同时,因劳动力的稀缺和繁衍种族的艰辛,使藏族珍视
每一生命个体,他们把对同胞的缅怀溶于整体生活中去表达.这种因自然环境所蕴育的对于生死的达
观态度,是形成藏族特有的丧葬习俗的前提.
(二)苯教的灵魂崇拜
灵魂,鬼魂等观念的存在,决定了藏区早期葬俗的框架.生命的核心是灵魂,死亡只是可视形体的
消失.灵魂和其载体组成的人在生死两界自由穿渡,于是,天神,念神,龙神构成了一个以天界,中界,下
界为一体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存在给远古藏人设置了一个新型的观念世界.藏人信奉一个人有父神,母
神,舅神,家神,自己的生命神等五尊神,并且只能通过祭祀才能求得他们的佑护.藏人认定灵魂永恒,
认为魄,魂,躯是构成人生命的要素,精气,灵魂,血肉三体为一.人在自然界中的软弱无力,令藏人力图
借助其他力量和物质来求得一种自我保护以及对持久生命的维系,于是藏人相信寄魂物的存在.苯教
就是在这样一个生命学说的文化氛围中,在远古藏人的功利意识下酝酿,植根,乃至一统天下.苯教作
为一种原始宗教,以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为思想基础.藏人所谓山神,帐篷神,灶神,以下镇鬼怪,上祀
天神,中兴人宅,为生者除障,死者安葬,动者驱鬼为其准则.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神交流的专职队
伍——祭祀的形成.由此,在漫长岁月中形成以适应藏区人生命需求,心理需求,生活生产需求的丧葬
仪规:第一阶段是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