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 经济学的好处 杜鲁门:“我最想要一个独臂的经济学家”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P1 劳动资源稀缺性具有如下属性: 1、相对的稀缺:相对于个人的无限需要而言 2、绝对的稀缺:存在于社会历史的各个阶段 3、本质的稀缺:支付能力与支付手段的稀缺 现代劳动经济学产生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与成本的存在,其研究对象正是这种客观存在所决定的。 P2 二、效用最大化 P2 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效用最大化行为的观点,通常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 三、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求的运动,同时决定一个经济社会的就业规模和获得的工资量。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P3 思考题: 请思考下列活动是发生在哪个市场的行为: A.小张从超市花了6.8元买了一盒蒙牛酸奶 B.王二在工地劳动一天,赚了50元 C.李丽花了70元在人民剧场看了热映大片《长江7号》 D.岳不群从他在华山剑派有限公司的所有权中赚了10万元人民币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定义 P3~5 互惠交换不能实现的主要障碍: ①信息障碍 ②体制障碍 ③市场缺陷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一)劳动力与劳动参与率的概念 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 记住劳参率的计算公式 劳参率是分析劳动力供给变动的工具 P5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五类劳动力供给弹性 P6 (二)劳动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女性劳参率提高的主要原因:①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②灵活工作时间制度普遍推行③人口出生率下降④科技进步 P6 (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附加性劳动力假说 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P6~7 二、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佣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的关系:工资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增加。 五类劳动力需求弹性 思考题: 1、在企业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蛋糕烘培人才急缺时,劳动力市场价格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工资上升还是下降) 2、哪种职位的需求弹性最大: A.人力资源经理 B.企业内部心理咨询顾问 C.建筑工 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劳动投入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这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P9 劳动投入引起产量变动的三个阶段 P10 总产量为Q,可变的劳动要素投入为L,平均产量为AP,边际产量为MP AP=Q/ L MP=△Q/△L 看懂图1-4 冰淇淋工厂的员工产量 其二,AP与MP的交点为AP的最大值,两条曲线相交前,AP<MP,相交后AP>MP 其三,当MP=0时,总产量取得最大值 P10 (二)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若以人均产量最大为目标,劳动投入量a点最佳;若以总产量最大为目标,劳动投入量b点最佳。 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必须使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P11 边际产品价值:为一种投入品(这里的投入品就是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也就是额外一单位投入品所导致的额外产出)乘以产品的价格 边际产品收益:等于边际收益乘以边际产品。如果厂商追加一单位投人进行生产并出售产品而得到一个额外收入,那么这个额外收入就是边际收益产品。 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使用劳动力的企业 P11 劳动力市场的客体:劳动者的劳动力 (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P12~13 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的代表人物是A·马歇尔 一般均衡分析的代表人物是L·瓦尔拉 静态均衡分析抽象掉时间因素,动态与此相反 (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P13 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3、充分就业 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 (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P13~14 1、人口规模 2、人口年龄结构 3、人口城乡结构 (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生产率的增长最终将导致整个经济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资本存量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其结果是均衡工资率得到提高,就业扩大。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