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的过去现在未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飞机的过去·现在·未来   当人类刚刚迈入21世纪,我们马上就要迎来飞机诞生百年的日子。当人们回顾20世纪100年间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美国人奥维尔?莱特和威尔伯?莱特兄弟,制造的人类第一架有动力可操纵的飞机,于1903年12月17日首次成功载人飞行,是20世纪人类最辉煌的创举之一。飞机的发明,开辟了人类航空的新纪元,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今天,军用飞机已成为现代战争中克敌制胜最重要的武器装备;民用飞机已成为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各式各样的飞机在当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飞机使得地球变小,飞机使战争改变了模样,飞机给世界带来的巨变,是当初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根本无法想象的。今天人类已一天都离不开飞机了。   过去   人类自古以来就幻想着飞上蓝天,这种幻想延续了几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西汉时期的飞人试验、中世纪欧洲人的跳塔扑翼飞行和其他先驱者的飞行探索都 失败了。在西方进入工业革命后的1788年6月,法国人蒙哥尔费兄弟利用麻布制成了热气球,同年11月21日,法国人罗齐埃和达尔朗乘坐这种热气球成功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飞行。1883年,汽油内燃机的问世,使人们认识到飞机可以采用动力来驱动,美国科学家兰利最先设计用内燃机作为飞机动力,但他设计的飞机,因没有解决飞机的稳定操纵问题而试飞失败。德国工程师李林达尔采用弓形翼解决了滑翔机飞行的稳定操纵问题。美国人莱特兄弟则将滑翔机飞行稳定操纵机构与加装内燃机动力相结合,成功地制造并试飞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飞行者”1号,从而揭开了飞机发展史的序幕。   在莱特兄弟制造并试飞动力飞机时,世界上多数人还将其视作一种探险行为,未能认识到飞机的实用价值,但当1909年,法国人布莱里奥驾驶飞机飞越英吉利海峡后,人们才发现了飞机在军用和民用方面的实用价值。于是西方国家开始相继建立本国的军事航空队,飞机的研制也从航空爱好者个人的小工棚中走出来,逐步 形成了独立的产业――航空工业。1910年,美国进行了飞机从大型军舰上起飞的试验。1913年,俄国人西科斯基设计了装四台发动机的大型飞机“伊里亚?穆罗梅茨”号。飞机的飞行性能在短期内迅速得到提高,飞机本身也从双翼机发展到单翼机,从木布结构发展到全金属结构,从敞开式座舱发展到密闭式座舱,从固定式起落架发展到可收放式起落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被大量用于侦察、轰炸、对地攻击、运输甚至空战,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个“一战”期间,各国共生产飞机约18万架,生产活塞式航空发动机23万台。“一战”结束时,飞机速度达到220公里/小时,飞行高度达6000米,航程达440公里。在飞机用于军事的同时,主要用于客运和邮运的民用飞机也应运而生。1919年6月,德国容克斯飞机公司首先推出了一种全金属下单翼民用飞机――J-13,同年德国建立了国内航线。随后,英国、德国、美国和前苏联也先后研制出民用飞机并建立了航空运输网,其中美国波音公司和道格拉斯公司推出了波音274、DC-3等较先进的民用飞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用飞机的作用更加显著,空军成了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力量。在“二战”的许多著名战役中,军用飞机成了克敌制胜的关键,如在攻克柏林的战役中,前苏联第一天出动1?75万架次飞机执行轰炸和空战任务,柏林上空出现了上千架飞机投弹和空战的宏大场景。一些主要参战国的航空工业在战时迅速膨胀,如美国在1944年共有135万人从事航空工业生产,当年年产飞机突破10万架,航空工业产值居本国工业产值第一位。航空技术在“二战”期间也得到迅速发展,“二战”末期活塞式飞机的最大速度已达780公里/小时。英国人惠特尔和德国人奥海因,在20世纪30年代发明的喷气发动机技术,在“二战”期间分别在英国和德国被用于新研制的飞机上。但真正成功的喷气式飞机出现于“二战”后的美国和前苏联,采用了喷气发动机和后掠翼技术的美国F-86战斗机和前苏联米格-15战斗机,分别于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突破了最大速度1000公里/小时的大关。   20世纪50年代是喷气式飞机迅速发展的年代,美国的F-100和前苏联的米格-19成为第一批突破“音障”的超音速战斗机。与此同时,喷气式民用运输机― ―英国“彗星”投入使用。总重达150吨的高亚音速干线飞机波音707的诞生,把民用飞机带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进入60年代以后,突破“热障”的3倍音速以上的美国SR-71和前苏联米格-25、采用变后掠翼的美国F-111战斗轰炸机、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鹞”等机种的相继出现,使得飞机的性能和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在“二战”结束后40多年的“冷战”期间,美国与前苏联围绕喷气战斗机技术展开了旷日持久的竞争,并带动了飞机技术的全面发展。   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是50年代投入使用的美国F-100和前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