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实验报告
标题:受迫振动的研究实验
摘要:
振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之一,市受迫振动引发的共振 现象在R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极为普遍。共振现象在许多领域有着广 泛的应用,例如,众多电声器件需耍利用共振原理设计制作。它既有 实用价值,也有破坏作用。本实验釆用玻耳共振仪定量测定了阻尼振 动的振幅比值,绘制了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并分析 了阻尼对振动的影响以及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另外,实 验中利用了频闪法来测定动态的相位差。
目录
TOC \o 1-5 \h \z \o Current Document 1引言 3
\o Current Document 2.实验方法 3
\o Current Document 1实验原理 3
2.1.1受迫振动 3
1.2共振 4
2.1.3阻尼系数§的测量 5
\o Current Document 2实验仪器 6
\o Current Document 3实验内容、结果与讨论 7
\o Current Document 1测定电磁阻尼为0情况下摆轮的振幅与振动周期的对应关系 7
\o Current Document 3. 2研究摆轮的阻尼振动 8
\o Current Document 3测定摆轮受迫振动的幅频与相频特性曲线,并求阻尼系数5 9
3.4比较不同阻尼的幅频与相频特性曲线 144.总结
3.4比较不同阻尼的幅频与相频特性曲线
14
4.总结
15
5.参考文献
16
1引言
振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之一,由受迫振动引发的共振现象在日常 生活和工程技术中极为普遍。共振现象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为研究 物质的微观结构,常采用核共振方法。但是共振现象也有极大的破坏性,减震和 防震是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表征受迫振动性质的是受迫振动的 振幅一频率特性和相位一频率特性(简称幅频和相频特性)。本实验采用玻耳共 振仪定量测定了阻尼振动的振幅比值,绘制了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和频特性曲 线,并分析了阻尼对振动的影响以及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2.实验方法
2. 1实验原理
2.1.1受迫振动
本实验中采用的是玻耳共振仪,其构造如图1所示:
4波尔振动仪
4波尔振动仪
1?光电门H; 2?长凹懵D; 3?短凹槽D; 4?铜质摆轮A; 5?擢杆M; 6?蜗卷弾簧內
7?支承架;8 ?阻尼线K; 9?连杆E; 10 ?捋杆调节螺丝
7?支承架;8 ?阻尼线
盘G; 13. W机玻璃转盘F; 14?底座:15?弹簧夹持螺钉L;疋?闪光灯
图一
铜质圆形摆轮系统作受迫振动时它受到三种力的作用:蜗卷弹簧B提供的
弹性力矩-朋,轴承、空气和电磁阻尼力矩-b字,电动机偏心系统经卷簧的外夹持 at
端提供的驱动力矩M = Mo coscoto 根据转动定理,有
(1)d2e de
(1)
J -tv = —kB — b — + Mq cos cot dt 厶 at
则式(1)可写为d20dt
则式(1)可写为
d20
dt2
de 9
4- 28— 4- o)q0 = m cos cot (2)
式中6为阻尼系数,3。为摆轮系统的固有频率。在小阻尼(阳—?2)条件下, 方程(2)的通解为:
0 = 0ae~5t cos(o)0t + a) + Obcos^a)t + p)
此解为两项之和,可见摆轮的受迫振动分为两个分运动。随着时间推移, 阻尼振动项可以衰减到忽略不计。另一项表示与驱动力同频率且振幅为為的振动。 可见,虽然刚开始振动比较复杂,但是在不长的时间之后,受迫振动会到达一?种 稳定的状态,成为一种简谐振动,可以表示成:
0 = 8bcos(a)t + 0) (3)
振幅為和初相位0(0为受迫振动的角位移与驱动力矩Z间的相位差)既与 振动系统的性质与阻尼情况有关,也与驱动力的频率e和力矩的幅度Mo有关,而 与振动的初始条件无关(初始条件只是影响达到稳定状态所用的时间)。為与卩由 下述两项决定:
m
0b =『 = (4)
^/(00 — 0)2)2 + 482a)2
—28a)
(P = arctan (5)
COq _ Z
2. 1?2共振
由极值条件鲁=0可以得出,当驱动力的角频率为3 = 何=丽时, 受迫振动的振幅达到最大值,产牛共振。共振时的共振的角频率Sr、振幅务和相 位差外分别为:
a)r
a)r
(ji)q — 26?
9r
9r = ,
28^J(jl)q — 8^
(6)
Pr = 一血一汐
0
由上式可以看出,阻尼系数越小,共振的角频率妙越接近于系统的I古I有频 率?o,共振振幅务也越大,振动的角位移的相位滞后于驱动力矩的相位越接近 Tk/2o
图2和图3给出了不同阻尼系数6的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曲线~摘要.pdf VIP
- 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培训.pptx VIP
- 【校本教材】初中音乐校本教材.docx VIP
- DB11T 555-2015 民用建筑节能现场检验标准.pdf VIP
- NADCA北美压-铸协会技术标准.pdf
- ISO 3506-2-2020 紧固件 耐腐蚀不锈钢紧固件的机械性能 第2部分:具有规定组别和性能等级的螺母(中文).pdf
- 糖尿病足溃疡中医外治法专家共识.pdf VIP
- 四象限法则培训.pptx
- 增删诸脉指法主病29脉.doc VIP
-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及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