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循环与环境共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資源循環與環境共生 報告人: 張祖恩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95年10月20日 一、廢棄物管理與循環共生 一、廢棄物管理與循環共生 一、廢棄物管理與循環共生 一、廢棄物管理與循環共生 永續環境課題及解決之道 永續環境 經濟發展—生產 社會福祉—生活 兼顧 環境保護—生態 焦點課題 解決對策 大量廢棄物 循環型社會 地球溫暖化 提高能源效率 石油的枯竭 使用再生能源 解決原則 解決手段 防範未然 發展科學技術/環保科技 世代倫理 改變生活型態/環境倫理 一、廢棄物管理與循環共生 永續發展與循環型社會之內涵 永續發展:係指做到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 滿足其需要之發展。 主要理念: 循環/去物質化—保育地球資源 共生/去毒性化—維護環境安全 管理策略: 減少資源使用 可再生資源:使用速率<再生速率 不可再生資源:使用速率<可替代品再生速率 降低污染物排放 排放速率<環境涵容能力 一、廢棄物管理與循環共生 去物質化與循環利用 去物質化(dematerialization)/循環利用(recycling) 地球物質資源蘊藏有限,必須落實源頭減量,強調資源循環再利 用,建立動脈(生產/消費)與靜脈(回收/再生)兩物流系統均衡的 循環型社會。 一、廢棄物管理與循環共生 去毒性化與調和共生 去毒性化(detoxification)/調和共生(symbiosis) 物品之生產與處置過程,所使用或衍生化學物質種類繁多,其中 諸如重金屬、Dioxins等具累積性/殘留性/毒性而有危害人類健康 與生態系之虞,其製造、流通、使用、廢棄之各階段,皆須妥善 管理袪毒減少其排放,降低環境風險。 歐盟三大環保指令 永續發展型經濟社會系統 貳、產業生態化與資源零廢棄 Industrial Symbiosis Partners No.of employees Gyproc Nordic East 170 Bioteknisk Jordrens - SOILREM 35 Energy E2 - Asn?s Power Station 500 The Statoil Refinery 290 The Municipality of Kalundborg 20,000 Novo Nordisk A/S - Novozymes A/S 2,000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arameters Resource savings Ground water 1,9 mill.m3/year Surface water 1,0 mill.m3/year Oil 20,000 tonnes/year Gypsum 200,000 tonnes/year Total investments in 19 projects ~75 mio.US$ Annual savings 15 mio.US$ Total savings until 1999 ~160 mio.US$ ? 總物質投入量—21.4億噸高,水準;須努力減量 ? 天然資源等投入量—19.3億噸,高水準;須提高 資源生產性,減低採取量 ? 資源、製品等流入與流出失衡—流入:流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